陵每月朔望祭祀用“少牢”(羊、豬),並命鳳陽府遵行。另一道則是規定親王宮殿、門廡及城門樓均覆青色琉璃瓦,規格如東宮。

“皇陵乃我朝先祖安息之地,祭祀之事,不可馬虎。務必嚴格按照朕的旨意,按時祭祀,以示敬重。”朱元璋對禮部官員說道。

禮部官員連忙跪地領旨:“臣遵旨,定當妥善安排。”

旁白:鳳陽,是朱元璋的故鄉,也是明朝的中都。皇陵位於鳳陽,是朱元璋為其父母和兄嫂修建的陵墓,規模宏大,氣勢恢宏。皇陵祭祀,是明朝的重要禮儀活動,體現了朱元璋對先祖的緬懷和對皇權正統性的強調。

對於親王宮殿規制的規定,朱元璋表示:“親王乃皇室至親,其宮殿規制雖不能與皇宮相比,但也需體現出皇家的威嚴與尊貴。如此規定,既能彰顯親王的地位,又能維護皇室的等級秩序。”

官員們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隨後,吏部尚書啟奏官員調動事宜:“陛下,刑部尚書徐本調任陝西行省參政,趙孠堅任廣東行省參政,韓士原接任刑部尚書。”

朱元璋思索片刻後,說道:“徐本在刑部任職期間,表現尚可。陝西乃西北要地,調他去那裡,要協助行省長官,整頓吏治,發展經濟,穩固西北邊防。趙孠堅前往廣東,要注重當地的民生事務,加強與周邊地區的貿易往來。韓士原接任刑部尚書,要公正執法,嚴懲貪官汙吏,維護朝廷的清明。”

吏部尚書領旨退下,著手安排相關事宜。

旁白:陝西行省,地處西北,是明朝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重要防線。廣東行省,位於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對外貿易頻繁。刑部尚書,掌管全國的司法刑獄,責任重大。這些官員的調動,體現了朱元璋對地方治理和國家穩定的重視。

諸王就藩,禮儀初定

正月初九,天色微明,太廟內香菸繚繞,莊嚴肅穆。朱元璋率領太子朱標及諸王,前來告祭天地、太廟、社稷及山川神明。

“今日,朕因諸王將就藩,特來告祭。願天地神明庇佑我大明,保佑諸王平安順遂,藩屏王室。”朱元璋神色莊重,虔誠地行禮。

告祭儀式結束後,朱元璋再次重申嫡長子朱標為太子,其餘諸子如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燕王朱棣等受封后依次就藩,以“藩屏王室”,並允許其修武備以御外侮。

“你們就藩之後,要謹守本分,愛護百姓,為朝廷分憂。若有不法之事,朕絕不姑息。”朱元璋目光堅定,看著諸王說道。

諸王紛紛跪地,齊聲說道:“兒臣謹遵父皇教誨。”

旁白:就藩,是明朝皇室子弟的重要使命。親王們前往各自的封地,不僅要管理地方事務,還要承擔起保衛邊疆、維護國家穩定的責任。他們的封地分佈在全國各地,如西安、太原、北平(今北京)等地,這些地方都是戰略要地,對於明朝的統治至關重要。

與此同時,翰林學士宋濂等正在緊張地制定親王就藩禮儀。他們查閱典籍,參考歷代制度,結合明朝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每一個細節。

“親王就藩,禮儀不可不隆重。從官員迎接規制,到祭祀服飾、樂舞人數,都要體現出親王的尊貴地位和朝廷的重視。”宋濂對同僚們說道。

經過一番努力,親王就藩禮儀終於制定完成。其中規定,官員迎接親王時,要行隆重的禮儀;祭祀時,親王需身著特定的服飾;樂舞人數為文舞36人執羽龠、武舞36人執干鏚。

宋濂將禮儀方案呈遞給朱元璋,朱元璋仔細審閱後,點頭說道:“此方案甚好,既符合禮儀規範,又彰顯皇家威嚴。就按此執行,不得有誤。”

邊防屯田,策略調整

大同衛指揮使周立接到朱元璋的敕諭,心中十分謹慎。敕諭中,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