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後歸降我大明,為朝廷效力。他的一生,見證了時代的變遷。朕還記得他初來歸附時的情景,如今卻已離世,實在令人惋惜。”

【旁白:方國珍,元末明初的重要人物,他以販鹽為生,後聚眾起義,在浙東沿海地區擁有強大的勢力。他的歸附,對於朱元璋統一江南、建立明朝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刻,朝堂上眾人回憶起方國珍的過往,不禁感慨萬千。】

【詹同(領命道):“臣遵旨,會妥善安排方國珍的後事。”】

第十一幕:外交風雲,暹羅貢使風波

【時間】:禮部尚書劉昭先出列,奏報外交事務。】

【地點】:奉天殿

【劉昭先(恭敬地說):“陛下,暹羅斛國使臣沙裡拔來朝,貢方物,但因無表狀且所言可疑,被疑為番商。”

【朱元璋(神色嚴肅,果斷地說):“命卻之。並詔中書、禮部,令諸國入貢遵古典,不必頻煩。這暹羅斛國,位於東南亞,與我大明有貿易往來。但朝貢之事,關乎國體,不可馬虎。若無表狀,難以確認其身份,必須謹慎對待。”

【旁白:暹羅斛國,即現在泰國的前身之一,在當時是東南亞的重要國家。朱元璋的決策,既維護了大明的尊嚴和外交秩序,也表明了他對朝貢貿易的重視和規範。】

【劉昭先(領命道):“臣遵旨,會傳達陛下旨意。”】

第十二幕:貞節旌表,弘揚風化之舉

【時間】:禮部尚書劉昭先再次出列,奏報旌表貞節之事。】

【地點】:奉天殿

【劉昭先(恭敬地說):“陛下,臣部建議旌表濟寧府單縣民孟思孝妻楊氏、保定府深澤縣民王志達妻李氏等多人貞節。”

【朱元璋(微微點頭,說道):“准奏。貞節乃女子之美德,旌表這些貞節女子,可弘揚風化,為百姓樹立榜樣。這濟寧府單縣、保定府深澤縣,地處中原,民風淳樸。透過旌表貞節,可讓更多百姓崇尚道德,促進社會和諧。”

【旁白:濟寧府單縣、保定府深澤縣,在當時是中原地區的重要縣份。朱元璋的這一舉措,旨在透過表彰貞節女子,弘揚傳統道德觀念,維護社會的公序良俗。】

【劉昭先(領命退下):“臣遵旨,會安排相關事宜。”】

第十三幕:朝會尾聲,展望大明未來

【時間】:朝會接近尾聲,朱元璋端坐在龍椅上,目光掃視著群臣。】

【地點】:奉天殿

【朱元璋(語重心長地說):“今日朝堂之上,諸位愛卿各抒己見,為我大明的發展出謀劃策。無論是軍事部署、官員任命,還是地方事務、民生保障,以及外交、文化等方面,都關乎國家的興衰榮辱。眾愛卿務必盡心盡力,不可有絲毫懈怠。”

【群臣紛紛跪地,齊聲高呼:“臣等謹遵陛下教誨,願為大明的繁榮昌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朱元璋微微點頭,說道:“退朝吧。”

【群臣緩緩退出奉天殿,新的一天,大明王朝在這忙碌而又充滿希望的朝會中,繼續沿著洪武皇帝朱元璋規劃的道路前行。而這洪武七年三月的朝堂風雲,也將成為歷史長河中的一段重要篇章,見證著大明王朝的成長與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