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兵廣信、撫州、建昌三路,合攻崇安。”

朱元璋(接過戰報,仔細閱讀後,微微點頭):“張子玉乃陳友定的得力將領,如今被擒,陳友定必定膽寒。此時乘勢進攻,確實是個好機會。”

【朱元璋看著地圖,思考片刻後,對胡深說】

朱元璋:“胡深,你所言極是。我命廣信衛指揮朱亮祖由鉛山、建昌進軍,王左丞溥由杉關進軍,與你會合,共同進攻崇安。你要與他們密切配合,務必拿下崇安,為規取八閩打下基礎。”

胡深(單膝跪地,領命道):“末將領命!末將定當與各位將領齊心協力,不負主公所望。”

第三幕:安陸之戰

【時間】:五月乙亥

【地點】:安陸城外,常遇春軍營

【常遇春率領軍隊抵達安陸城下,準備攻城。此前,朱元璋已向他強調了安陸的重要性,並調鄧愈領兵繼其後。安陸守將僉院任亮得知常遇春來襲,出城迎戰】

任亮(率領軍隊,站在城前,大聲喊道):“常遇春,你休想得逞!安陸城固若金湯,我定不會讓你攻破!”

常遇春(冷笑一聲,大聲回應):“任亮,你不過是負隅頑抗,今日便是你的末日!”

【常遇春率領軍隊發起進攻,與任亮的軍隊展開激烈戰鬥。常遇春勇猛無比,在戰場上如入無人之境】

常遇春(揮舞著長槍,大聲呼喊):“兄弟們,殺啊!拿下安陸,為我軍立功!”

【經過一番激戰,常遇春成功擊敗任亮,將其擒獲。隨後,常遇春的軍隊順利攻克安陸城】

常遇春(站在城牆上,看著城中的百姓,大聲說):“百姓們勿驚,我軍乃仁義之師,定會保你們平安。”

【常遇春任命沔陽衛指揮吳復鎮守安陸,自己則繼續向襄陽進發】

第四幕:襄陽歸降

【時間】:五月己卯

【地點】:襄陽城外

【常遇春率領軍隊抵達襄陽,襄陽守將得知安陸已破,心生畏懼,棄城而逃。常遇春見狀,立刻下令追擊】

常遇春(大聲傳令):“敵軍棄城而逃,給我追!一個都不許放過!”

【常遇春率領軍隊追擊,俘虜敵軍五千人,繳獲馬一千八百餘匹,糧八百石。元僉院張德山、羅明駐守谷城,見大勢已去,決定向常遇春投降】

張德山(跪地,恭敬地說):“我等願歸降將軍,望將軍收留。”

常遇春(看著張德山和羅明,微微點頭):“只要你們真心歸降,我定會善待你們。”

【常遇春派人將張德山等人送往建康,向朱元璋報捷】

第五幕:浙東禦敵

【時間】:五月癸未

【地點】:新溪戰場

【浙東元帥何世明率領軍隊與張士誠的軍隊在新溪遭遇,雙方展開戰鬥。何世明指揮有方,成功擊敗張士誠的軍隊】

何世明(大聲呼喊):“將士們,張士誠的軍隊不堪一擊,繼續進攻,將他們徹底擊敗!”

【何世明的軍隊乘勝追擊,在柴溪再次擊敗張士誠的軍隊,俘獲敵軍一百二十七人。何世明將戰果上報給朱元璋】

第六幕:思南歸降

【時間】:六月己丑

【地點】:朱元璋帥府

【思南宣慰使田仁智派遣都事楊琛來到建康,向朱元璋歸款,並獻上元所授宣慰使告身】

楊琛(跪地,恭敬地說):“思南宣慰使田仁智聽聞主公威名,審時度勢,願率思南歸附主公,特命臣前來獻上告身。”

朱元璋(接過告身,微笑著說):“田仁智慧識天命,率先來歸,實在可嘉。我命他仍為思南道宣慰使,授你為思州等處軍民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