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朝堂:任免、墾荒與朝貢之議

洪武八年六月,應天府的紫禁城在烈日下莊嚴肅穆。奉天殿內,文武百官依次站立,等待著朱元璋上朝。

“皇上駕到!”隨著太監尖細的嗓音,朱元璋大步走上龍椅,目光掃視著眾人,開口道:“眾愛卿,今日可有要事啟奏?”

話音剛落,吏部尚書向前一步,拱手說道:“陛下,臣啟奏官員任免一事。鳳陽行都督府都督僉事胡海,臣建議召其赴京,以丘廣代之。同時,戶部尚書宋冕,可任命為陝西行省參政。”

朱元璋微微點頭,思索片刻後說:“胡海在鳳陽任職已久,召他回京另有任用,丘廣可暫代其職。至於宋冕,陝西之地重要,他去那裡,需好好整頓吏治,不得有負朕望。”

旁白:鳳陽,乃朱元璋的家鄉,明朝建立後,鳳陽地位特殊,行都督府負責當地軍事要務,其都督僉事一職至關重要。而陝西行省,地處西北要衝,是明朝抵禦北方殘餘勢力的重要防線,也是連線中原與西域的關鍵地帶。宋冕前往陝西,肩負著穩定地方、充實邊防的重任。

這時,陝西按察司僉事虞以文出列,恭敬地說道:“陛下,臣有本奏。陝西漢中地區,土地肥沃,卻有許多荒地未開墾。臣建議大力開墾,如此既能增加糧食產量,又可安置流民,充實地方。”

朱元璋眼睛一亮,說道:“此乃良策。漢中之地,北依秦嶺,南屏巴山,土地豐饒,素有‘魚米之鄉’之稱。若能開墾荒地,不僅能解決百姓生計,還能增強地方實力。傳朕旨意,命陝西行省即刻實施,務必妥善安排。”

旁白:漢中,位於今陝西省西南部,是古代兵家必爭之地,也是重要的農業產區。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連線南北的交通要道。開墾漢中荒地,不僅能促進當地經濟發展,還能鞏固明朝在西北的統治基礎,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接著,禮部尚書上前啟奏:“陛下,安南遣使請求朝貢期。”

朱元璋皺了皺眉頭,思考片刻後說:“安南乃我朝藩屬,朝貢之事不可廢。朕決定,安南每三年一朝貢,如此既能彰顯我朝大國風範,又能避免其頻繁往來耗費國力。”

旁白:安南,即今日之越南,在明朝時期是重要的藩屬國。朝貢制度是古代中國與周邊國家維持外交關係的一種重要方式,透過朝貢,藩屬國表達對中國的臣服,中國則給予其賞賜和保護。朱元璋規定安南每三年一朝貢,既考慮到了國家的威嚴和外交關係的維護,也兼顧了經濟成本和國家發展的需要。

此時,戶部尚書憂心忡忡地出列:“陛下,高郵州因大水淹沒下田,百姓受災嚴重,懇請陛下下令免除租稅,並命有司賑恤。”

朱元璋面色凝重,說道:“天災無情,百姓受苦。傳朕旨意,高郵州租稅一概免除,即刻派遣官員前往賑災,務必確保百姓有飯吃、有房住,不得讓百姓流離失所。”

旁白:高郵州,地處江淮平原,是重要的糧食產區。此次大水淹沒下田,對當地農業生產造成了巨大破壞,百姓生活陷入困境。朱元璋的免租稅和賑災措施,體現了他對民生的關懷,在古代,農業是國家的根本,百姓的生活穩定與否直接關係到國家的長治久安。

七月風雲:軍事、禮儀與孝道之詔

七月,紫禁城的奉天殿內,氣氛依舊嚴肅。

“陛下,如今北方局勢複雜,臣建議命曹國公李文忠為徵虜左副將軍,前往山西、北平整軍,加強防禦。”一位軍事將領上前啟奏道。

朱元璋神色凝重,說道:“山西、北平乃北方要地,關乎我朝安危。李文忠素有謀略,命他前往,朕甚為放心。務必整軍備戰,讓北方防線固若金湯,不得讓蒙古殘餘勢力有可乘之機。”

旁白:山西,地處黃土高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