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洪武六年八月(第2/3頁)
章節報錯
盆地中部,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是我大明重要的產糧之地。鄭彥文前去任職,可得好好治理,確保百姓安居樂業,糧食豐收。”
【大臣丁(點頭表示贊同):“是啊,這責任可不輕。”】
第四幕:禮儀之邦,規制再完善
【時間】:禮部尚書牛諒捧著一本厚厚的禮儀典籍,鄭重地出列。】
【地點】:奉天殿
【牛諒(恭敬地說):“陛下,翰林承旨詹同、侍講學士樂韶鳳等已制好釋奠先師孔子樂章,包含迎神、奠帛、初獻、亞獻、終獻、徹饌、送神等環節的曲目。臣也將所定祭先師孔子禮儀呈給陛下,請陛下審閱。”
【朱元璋接過禮儀典籍,仔細翻閱起來,不時微微點頭。】
朱元璋(滿意地說):“這釋奠先師孔子,乃我大明尊崇文化、重視教育之舉。這樂章和禮儀規制甚好,就按此執行。”
【牛諒領命退下。接著,牛諒又奏報了祭大社、大稷的禮儀調整以及歷代帝王廟的修建規劃。】
牛諒(認真地說):“陛下,戊寅日祭大社、大稷時,其三獻禮有所調整,每獻各壇正配位俱獻畢,各通行再拜禮,餘仍舊儀。另外,乙酉日已開始建歷代帝王廟於京師,正殿五間,分為五室,中一室居三皇,東一室居五帝等。”
【朱元璋聽後,說道。】
朱元璋(沉穩地說):“祭祀之事,關乎國本,禮儀規制不可有絲毫差錯。務必確保歷代帝王廟修建得莊嚴肅穆,按時完工。”
【牛諒恭敬地退下,眾臣也在小聲議論著這些禮儀規制的重要性。】
第五幕:賞罰分明,朝堂肅紀律
【時間】:丁丑日,朝堂上氣氛有些嚴肅。】
【地點】:奉天殿
【朱元璋臉色不悅,開口說道。】
朱元璋(嚴肅地說):“朕聽聞丞相胡惟庸、誠意伯劉基、參政馮冕等不陪祭卻受胙,這成何體統!御史大夫陳寧也未舉報此事,實在失職。”
【大臣們紛紛低頭,大氣都不敢出。】
朱元璋(果斷地說):“傳朕旨意,停基、冕俸各一月,陳寧停俸半月。今後規定,不預祭者,不頒胙。”
【眾臣齊聲高呼:“陛下聖明!” 大家都明白,朱元璋此舉是為了整肅朝堂紀律,維護祭祀禮儀的莊重。】
第六幕:經濟民生,稅賦漕運議
【時間】:戶部尚書楊靖神色關切地出列,開始奏報經濟民生相關事務。】
【地點】:奉天殿
【楊靖(恭敬地說):“陛下,懷慶知府王興宗上奏,稱郡民食解鹽輸米多於河南、汝寧二府,請求與二府輸米數量相同,望陛下恩准。”
【朱元璋思索片刻,說道。】
朱元璋(溫和地說):“百姓負擔不可過重,就依王興宗所言,讓懷慶郡民食解鹽輸米與河南、汝寧二府相同。”
【楊靖領命後,又接著奏報漕運之事。】
楊靖(認真地說):“陛下,四川按察司僉事鄭思先就重慶、夔州漕運糧儲及貴州糧運等問題提出建議,如令衛兵屯種、減鹽價令商人奈米代運、調整開、達、巴三州茶的運輸等,臣以為這些建議可行,望陛下定奪。”
【朱元璋聽後,微微點頭。】
朱元璋(果斷地說):“這些建議有利於解決漕運難題,保障民生,就按鄭思先所言施行。另外,命工部主事魏浚於沿江府縣督造馬船二百八十五艘,以備運載四川所市馬匹。”
【楊靖領命退下,眾臣也在思考著這些經濟舉措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
第七幕:社會諸事,律法民生全
【時間】:刑部尚書周禎出列,奏報法律修訂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