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鉛山初捷(第3/4頁)
章節報錯
撫使兼新軍萬戶,賜三品銀印。”
楊琛(感激涕零,再次跪地謝恩):“多謝主公恩賜,臣定當盡心竭力,為主公效力。”
第七幕:建寧之失
【時間】:六月壬子
【地點】:建寧城外,朱亮祖軍營
【指揮朱亮祖等攻克崇安後,繼續進攻建寧。陳友定的部將阮德柔據城固守,朱亮祖準備攻城,胡深卻認為此時進攻不利】
胡深(焦急地對朱亮祖說):“朱將軍,我觀此地地勢和敵軍部署,此時進攻對我們不利,不如先觀察一段時間,再做打算。”
朱亮祖(不耐煩地說):“胡深,你不要過於謹慎。我軍士氣正旺,此時不進攻,更待何時?你若害怕,可自行退後。”
【胡深無奈,只得跟隨朱亮祖進兵。胡深的軍隊攻破敵軍二柵,但隨後被阮德柔的伏兵所包圍,胡深奮力抵抗,最終被擒】
胡深(被擒後,怒視阮德柔):“阮德柔,你今日擒我,他日我軍定會攻破建寧,將你等一網打盡!”
【阮德柔將胡深送往陳友定處,胡深最終遇害。朱亮祖得知胡深被擒後,後悔不已】
朱亮祖(自責地說):“都怪我不聽胡深之言,才導致如此下場。我定要攻破建寧,為胡深報仇!”
第八幕:農業之策
【時間】:六月乙卯
【地點】:朱元璋書房
【朱元璋坐在書房中,思考著國家的發展。他深知農業是國家的根本,於是決定推行一項農業政策】
朱元璋(對身邊的官員說):“傳我命令,凡農民田五畝至十畝者,栽桑麻、木綿各半畝;十畝以上者,倍之;田多者以此為差。有司要親臨督勸,惰不如令者有罰:不種桑,使出絹一疋;不種麻及木綿,使出麻布、綿布各一疋。”
官員(拱手領命):“主公聖明,此政策推行,必能促進農業發展,百姓也能安居樂業。”
【朱元璋接著解釋道】
朱元璋:“桑麻可織衣物,木綿保暖,這些都是百姓生活所需。鼓勵百姓種植,既能增加他們的收入,又能保障國家的物資供應。有司一定要認真執行,不可敷衍了事。”
官員(認真地說):“主公放心,下官定會將此事落實到位。”
第九幕:新臣教導
【時間】:同日
【地點】:朱元璋書房
【以儒士滕毅、楊訓文為起居注,朱元璋分別對他們進行教導】
朱元璋(看著滕毅,嚴肅地說):“你身為起居注,責任重大。要如實記錄朝廷之事,不可隱瞞,也不可歪曲事實。要盡職勿苟容,為後世留下真實的歷史。”
滕毅(跪地,恭敬地說):“主公教誨,臣銘記於心。臣定當盡心盡力,做好起居注一職。”
【朱元璋又轉向楊訓文,語重心長地說】
朱元璋:“楊訓文,你與滕毅一同擔任起居注,要相互協作,共同完成使命。朝廷的興衰,你們的記錄也有一份責任。”
楊訓文(同樣跪地,堅定地說):“主公放心,臣必不辜負主公的期望。”
第十幕:霸業展望
【時間】:數月後
【地點】:朱元璋帥府
【朱元璋召集眾將和謀士,商討未來的戰略。常遇春、鄧愈、何世明等將領紛紛來到帥府】
朱元璋(看著眾人,神色堅定):“如今,我們在各地都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常遇春拿下安陸、襄陽,為我們鞏固了湖廣地區;胡深雖在建寧遭遇不幸,但我們的軍隊仍在繼續前進;何世明多次擊敗張士誠的軍隊,保衛了浙東地區。思南也已歸降,我們的勢力範圍不斷擴大。”
常遇春(大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