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達:沒錯,我會選派得力之人與楚諒一同前往,務必曉以利害,讓他們明白歸降才是明智之舉。

旁白:眾將領紛紛點頭表示贊同。隨後,徐達又詳細地交代了一些軍事行動的細節和注意事項,眾將領認真聆聽,心中暗暗記下。這場會議,不僅是一次軍事部署,更是明軍邁向勝利的重要一步。會議結束後,馮宗異和康茂才立刻回去準備出征事宜,而楚諒也接到了招諭的任務,開始與明軍將士商討具體計劃。

第三幕:登封招諭

時間:洪武元年四月戊午,午後

地點:登封山寨附近的營帳

旁白:楚諒和明軍將士來到登封山寨附近,紮下營帳。楚諒心中有些忐忑,他深知此次招諭任務的重要性。

楚諒(對明軍將領說道):將軍,這柴巖、翁諒等人,我雖有所耳聞,但並不熟悉。不知此次招諭,他們會作何反應?

明軍將領(神色堅定):楚將軍不必擔憂。如今元朝氣數已盡,天下歸心大明。只要我們曉以大義,他們定會明白利害。

(眾人商議一番後,決定先派使者前往山寨,向柴巖、翁諒傳達招諭之意)

使者(來到山寨前,高聲呼喊):寨中聽著!我乃明軍使者,奉大將軍徐達之命,前來招諭你們歸降!

(片刻後,柴巖和翁諒出現在寨牆上)

柴巖(大聲問道):你們憑什麼讓我們歸降?我們在此佔山為王,逍遙自在,為何要投靠你們?

使者:如今元軍大勢已去,明軍勢如破竹,即將統一天下。你們若繼續負隅頑抗,只有死路一條。歸降明軍,不僅能保你們性命,還能共享太平盛世。

翁諒(皺著眉頭,與柴巖小聲商議幾句後):我們需考慮一番,你們且先回去,明日給你們答覆。

使者:好,希望你們能做出明智的選擇。(返回營帳)

旁白:使者回到營帳後,將情況告知眾人。楚諒有些著急,他擔心柴巖和翁諒不肯歸降。

楚諒:這可如何是好?他們若不歸降,我們該怎麼辦?

明軍將領:先別急,他們既然說要考慮,就說明還有商量的餘地。今晚我們再派人去打探一下山寨的情況,看看他們到底在想什麼。

旁白:夜幕降臨,明軍派出的探子悄悄潛入山寨附近。他們發現,山寨中的眾人正在激烈地討論著歸降之事,有人主張歸降,認為明軍實力強大,順應大勢才能保住性命;也有人反對,擔心歸降後會失去自由和利益。這場爭論,將決定著登封山寨的未來走向。

第四幕:鞏縣歸降

時間:洪武元年四月戊午,傍晚

地點:鞏縣孟夏寨

旁白:在登封山寨還在猶豫不決之時,李成所在的鞏縣孟夏寨也收到了明軍的招諭。李成站在寨牆上,望著遠方的明軍營帳,心中思緒萬千。

李成(自言自語):如今元軍節節敗退,明軍氣勢正盛。我若繼續堅守,恐怕難以抵擋明軍的進攻。可若歸降,又不知明軍是否會善待我和我的將士們。

(這時,他的副將走上前來)

副將:將軍,依我看,歸降明軍或許是我們唯一的出路。如今元朝氣數已盡,我們再抵抗下去也沒有意義。

李成(沉思片刻):你所言有理。但此事關係重大,我還需再考慮考慮。

(就在此時,楚諒和明軍使者來到了孟夏寨前)

楚諒(高聲呼喊):李將軍,我乃楚諒,如今已歸降明軍。明軍寬厚仁義,只要你歸降,定會保你和將士們的周全。

李成(心中一動,問道):你所言可屬實?

楚諒:千真萬確!我已親身感受到明軍的誠意,李將軍,莫要再猶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