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洪武六年六月(第3/4頁)
章節報錯
,修建水利設施。同時,讓戶部調配一些優質的種子和農具,支援軍屯工作。務必確保軍屯制度能夠順利推行,為軍隊提供充足的糧草供應。”
【官員領命退下,朝堂上關於軍隊建設的討論仍在繼續,眾人都在為打造一支強大的軍隊出謀劃策。】
第五幕:經濟大計,賦稅水利關民生
【時間】:戶部尚書楊靖出列,開始奏報經濟方面的事務。】
【地點】:奉天殿
【楊靖(恭敬地說):“陛下,近日臣收到各地的奏報,關於賦稅政策,臣建議對受災嚴重的地區進行賦稅減免。山東、河南等地,去年遭受旱災和蟲災,百姓生活困苦,若今年仍按原賦稅標準徵收,百姓恐難以承受。臣建議減免這些地區今年一半的賦稅,待其恢復生產後,再行徵收。”
【朱元璋微微點頭,說道。】
朱元璋(關切地說):“百姓乃國家之本,受災地區的百姓生活艱難,我們理應給予幫助。就按你所言,減免山東、河南等地今年一半的賦稅。同時,要加強對這些地區的賑濟工作,確保百姓能夠度過難關。”
【接著,楊靖又奏報了關於水利與農業的情況。】
楊靖(認真地說):“陛下,為了促進農業生產,臣建議在全國範圍內興修水利工程。目前,許多地區的水利設施年久失修,影響了農田的灌溉。工部已制定了詳細的水利工程修建計劃,預計在今年內,對主要河流和灌溉渠道進行修繕和擴建。同時,鼓勵各地推廣新的農作物品種,提高糧食產量。”
【朱元璋聽後,滿意地點點頭,說道。】
朱元璋(欣慰地說):“水利乃農業之本,農業乃國家之基。興修水利工程和推廣新農作物品種,對於保障百姓的生計和國家的穩定至關重要。工部和戶部要密切配合,確保這些措施能夠順利實施。”
【楊靖領命退下,朝堂上關於經濟方面的討論取得了重要的成果,為大明的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
第六幕:文化教育,科舉學校啟新程
【時間】:禮部尚書牛諒再次出列,此次他要奏報的是文化與社會方面的事務。】
【地點】:奉天殿
【牛諒(恭敬地說):“陛下,為了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臣部建議在全國範圍內新建一批學校。目前,許多地方的學校數量不足,難以滿足學子們的求學需求。同時,規定學校的教學內容,以儒家經典為主,兼顧歷史、律法、算術等實用知識。”
【朱元璋微微點頭,說道。】
朱元璋(沉穩地說):“教育乃國之根本,培養人才關乎國家的未來。你可會同各地官員,儘快落實學校的新建工作。要選拔優秀的教師,確保教學質量。”
【接著,牛諒又奏報了科舉考試的相關事宜。】
牛諒(認真地說):“陛下,今年的科舉考試將於八月舉行。為了選拔出更優秀的人才,臣部建議調整科舉的錄取標準。除了考察考生的經義、策論水平外,增加對考生實際能力的考察,如治理地方、處理民生問題等方面的能力。”
【朱元璋聽後,思索片刻,說道。】
朱元璋(堅定地說):“科舉乃國家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所選之人當能學以致用。就按你所言,調整科舉的錄取標準。要確保科舉考試的公平、公正、公開,讓天下有才之士都能為我大明所用。”
【牛諒領命退下,朝堂上關於文化與社會方面的討論圓滿結束,為大明的文化教育事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七幕:宗教祭祀,傳統信仰保國安
【時間】:禮部尚書牛諒繼續奏報關於宗教與祭祀的事務。】
【地點】:奉天殿
【牛諒(恭敬地說):“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