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

地點:應天,奉天殿

朱元璋:朕將幸臨濠,諭中書省臣制奉先殿四代帝后神主及龕要精緻。禮部尚書,你有何建議?

禮部尚書(出列,跪地奏道):陛下,臣奏神主高一尺二寸等,龕高二尺等,飾以金鏤、朱漆鏤金龍鳳花板等,如此可彰顯皇家威嚴和對祖先的敬重。

朱元璋:准奏。務必保證製作精良,不得有絲毫差錯。

(接著,中書省奏各處都指揮使司設斷事司理軍官、軍人詞訟,朱元璋批准,明確斷事和副斷事的品級)

時間:同日

地點:應天,奉天殿

戶部尚書(出列,跪地奏道):陛下,臣已定淮、浙、山東中鹽之例,商人輸米不同倉,淮、浙、山東鹽對應不同數量,如此可規範鹽政,充實國庫。

朱元璋:好,鹽政關乎國計民生,要嚴格執行,不得出現徇私舞弊之事。

第十三幕:行政區劃,行程變故

時間:又一次朝會

地點:應天,奉天殿

朱元璋:臨濠乃興王之地,朕欲置中都,應將傍近州縣通水路漕運者隸之。省臣有何建議?

汪廣洋(出列,拱手說道):陛下,臣等商議,以壽、邳、徐等九州及五河、懷遠等十八縣悉隸中都,如此可加強中都的建設和管理。

朱元璋:准奏。相關部門要做好行政區劃調整的各項工作,確保平穩過渡。

(甲戌日,朱元璋前往臨濠,壬午日還京師。然而,京師發生火災,焚燬軍民廬舍,地方官員緊急彙報)

地方官員(神色慌張,跪地奏道):陛下,京師突發火災,焚燬眾多軍民廬舍,懇請陛下指示。

朱元璋:工部尚書,即刻安排人員幫助百姓重建家園,戶部尚書,撥發物資,安撫受災百姓。

工部尚書、戶部尚書:臣遵旨!

第十四幕:歸降叛亂,不同處置

時間:朝會

地點:應天,奉天殿

董遵(出列,跪地,獻上降表):陛下,故元遼陽行省平章劉益以遼東州郡地圖並兵馬錢糧數遣臣等奉表來降。

朱元璋(龍顏大悅,說道):劉益識時務,朕嘉其誠。詔置遼東衛指揮使司,以劉益為指揮同知,望你們能為大明效力。

董遵:臣等定當忠心耿耿,為大明守好遼東。

(然而,潞州卒李海舍等結眾謀叛,事覺被捕斬,刑部尚書彙報此事)

劉惟謙:陛下,潞州卒李海舍等結眾謀叛,現已被捕斬,臣已依法處置。

朱元璋:對於叛亂之人,不可姑息。各地官員要加強防範,確保地方穩定。

眾大臣:臣等遵旨!

第十五幕:朝堂總結,展望未來

時間:朝會結束前

地點:應天,奉天殿

朱元璋:諸位愛卿,本月朝堂所議之事,關乎我大明的方方面面。從禮儀定製到軍事後勤,從祭祀文化到司法鹽政,從經濟民生到行政區劃,每一項決策都關係到國家的興衰。朕希望諸位愛卿,能夠齊心協力,將各項政策落到實處,為我大明開創萬世基業。

眾大臣(齊聲跪地,高呼):臣等定當竭盡全力,輔佐陛下,共創大明盛世!

朱元璋: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