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特殊群體音樂教育專案初見成效,“音樂種子”與音樂製作公司並未滿足於現狀,而是將目光投向了更長遠的發展,著手對專案進行深化拓展。

對於視力障礙兒童的音樂教育,團隊計劃在觸控式樂譜的基礎上,開發配套的智慧輔助裝置。這款裝置將具備語音提示功能,當孩子們觸控樂譜上的特定區域時,裝置能自動播放對應的音樂片段,並詳細講解樂理知識。例如,當孩子觸控到一個音符時,裝置會說出該音符的名稱、時值以及在當前旋律中的作用,幫助孩子們更好地理解音樂理論與實際演奏之間的聯絡。同時,他們還打算建立一個線上音樂交流社群,讓視力障礙兒童能夠與其他有相同愛好的夥伴分享學習心得,互相鼓勵。社群內將配備專業的音樂教師進行定期指導,為孩子們解答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針對聽力障礙兒童,除了持續最佳化視覺化音樂教學工具,團隊還計劃引入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技術。透過 VR 技術,孩子們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不同的音樂場景,如置身於維也納金色大廳,觀看一場盛大的交響樂演出,透過視覺全方位地感受音樂的魅力與氛圍。AR 技術則可應用在樂器學習上,當孩子們拿起真實的樂器時,透過手機或平板電腦上的 AR 應用,能看到虛擬的指法引導和演奏示範,更加直觀地學習樂器演奏技巧。此外,團隊還在籌備舉辦專門針對聽力障礙兒童的音樂比賽,為孩子們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在老年群體音樂教育方面,公司決定豐富課程種類,除了現有的合唱、戲曲研習、音樂欣賞和簡單樂器體驗外,還將開設音樂創作課程。考慮到老年人豐富的生活閱歷,鼓勵他們將自己的人生故事融入音樂創作中,用音樂表達情感。同時,計劃組織老年音樂愛好者與學校的學生進行音樂交流活動,開展“老少同臺”演出,促進代際之間的音樂文化傳承與交流。為了讓更多老年群體受益,公司還打算與更多社群、老年大學建立合作關係,擴大教學覆蓋範圍。

然而,深化拓展專案並非一帆風順。開發智慧輔助裝置需要投入大量的技術研發資金,且要確保裝置的穩定性和易用性,這對技術團隊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引入 VR 和 AR 技術也面臨著技術難題和成本控制的問題,如何讓這些技術在教學中切實發揮作用,同時又能讓專案承受得起成本,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在組織“老少同臺”演出等交流活動方面,協調雙方的時間、排練安排以及確保活動的安全性等,都需要精心策劃和大量的溝通工作。

面對這些新的挑戰,“音樂種子”與音樂製作公司再次展現出了堅韌不拔的精神。他們積極尋求外部投資,與一些科技企業洽談合作,共同攻克技術難題,降低成本。同時,成立了專門的活動策劃小組,負責“老少同臺”等交流活動的組織與協調工作,制定詳細的計劃和應急預案。

“我們既然選擇了深化拓展專案,就一定要克服萬難,讓更多特殊群體在音樂中綻放光彩。”“音樂種子”的負責人堅定地說道。

在新的挑戰面前,“音樂種子”與音樂製作公司能否順利實現專案的深化拓展,為特殊群體帶來更多的音樂福祉?他們正全力以赴,向著目標奮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