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姚富和顧雲湛一番激烈且持久的討價還價,整個過程猶如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氣氛緊張而凝重。

姚家最終決定出資二十萬兩銀子,佔股兩成,並且承擔起建廠的所有相關事宜,方方面面都將由姚家全權負責。

而顧雲湛則出資八萬兩,佔股六成,在這場合作中也佔據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在慶春那滿是緊張與期待的親眼見證之下,三方懷著或激動、或忐忑、或志在必得的心情,鄭重其事地簽下了契書。

那一份份契書,彷彿承載著眾人對未來的無限憧憬。蘇曉悅從房間裡拿出一沓厚厚的銀票,那銀票拿在手中,沉甸甸的,她面帶微笑,語氣輕柔地交到姚富手中,說道:“外祖父您點點。”

“這銀票就不點了,你作坊裡的那些個寶貝,一會可得讓慶春姑娘給我個優惠的價格就行。”姚富笑著說道,那笑容之中滿是和藹可親,眼神中透著對蘇曉悅的喜愛與信任。

蘇曉悅只得連連點頭應承,乖巧地說道:“外祖父您放心,這是自然的。”生意談妥之後,她又不動聲色地向立春使了個眼色。立春心領神會,動作利落地將她早已經精心準備好的兩個精緻禮盒分別遞到顧雲湛和姚富面前。

顧雲湛一接到錦盒就迫不及待地開啟,那急切的樣子彷彿一個期待禮物的孩子。只見裡面赫然放置著的是一個晶瑩剔透、美輪美奐的玻璃花瓶,在陽光的照耀下折射出迷人的光芒。

姚富看著大外孫盒子裡的東西,也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雙手顫抖著迫不及待地將自己的錦盒開啟,裡邊靜靜躺著的是一個精美的玻璃做的魚缸。

姚富喜歡養魚,這還是蘇曉悅從沈奕辰那裡偶然得知的。

姚富和顧雲湛是在蘇沈成婚後的第三日回去的,離開之時,鄒氏貼心地幫他們收拾了滿滿一大車的山貨和土特產。

那車上的物品堆得如同小山一般高,承載著鄒氏的一片心意。沈奕辰騎著馬,一路護送,一直將他們送到府城的官道之上。

……

日子如同書頁一般,於無聲無息中在指尖悄然翻過,每一頁都寫滿了看似平常卻又充滿生活氣息的日常點滴。

那些點點滴滴,如同繁星點點,看似平凡,然而卻又各自蘊含著無法複製的獨特韻味。

不知不覺間,日曆已然翻到了新的月份,蘇曉悅與沈奕辰成婚已有月有餘。

這日,鄒氏在路口神色專注地叮囑蘇大去鎮上多購置些米麵回來,一邊說著,一邊眉頭微微皺起,那皺紋彷彿歲月的痕跡,眼中透著憂慮之色:“眼見著氣溫越來越低,去鎮上的路也愈發難走,你可千萬要小心謹慎些。”

遠遠地,便能看到村口緩緩駛來兩輛馬車,那馬車緩緩前行,車輪滾滾,彷彿帶著某種未知的使命。

馬車上的簾子皆是用上等的絲綢精心縫製而成,那絲綢光滑柔軟,在微風中輕輕飄動,閃爍著華麗的光澤。鄒氏忍不住多瞧了好幾眼,心中暗自猜測著這馬車的來歷。

這兩輛馬車的到來,瞬間為原本寧靜的村子增添了不少熱鬧的氛圍。

眾人原以為是鄒氏家的親戚,紛紛好奇地圍攏過來,交頭接耳地議論著。

可誰知這馬車竟然穩穩地停在了蘇家老宅門前。

坐在門口閒聊的婦人們看到馬車停在老宅,好心地指路說道:“鄒二嫂家的客人嗎?他們搬到村裡新宅院裡了,你們還得往前走一段路。”

誰知,從車上下來的竟是蘇大山,他面容略顯疲憊之態,眼神中透著一絲傲嬌。

跟在他身後的是抱著孩子的劉春花,劉春花一臉小心翼翼的模樣,彷彿生怕懷中的孩子受到一絲一毫的傷害。

接著下來的是蘇婆子和蘇大強,蘇婆子臉上滿是不耐煩,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