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被算計了(第1/3頁)
章節報錯
向風和龔嫦琳都以為融資會很順利。
接下來一週,向風見了三撥有實力的投資人。
第一撥是華國最著名的風險投資人創非凡,他帶了幾位朋友來考察。對飛蝶汽車很滿意,表示願意出資。
第二撥是華國最大的汽車公司、也是目前最賺錢的公司武桐汽車的創始人林鑫。
還有一撥是華國最大的電池廠家老闆孫洪。他也是華大汽車電池供應商之一。
向風與他們在華大汽車總部見面,也帶他們參觀了車間,當然參觀時都是禁止拍照的,
這三撥人都給了向風一個合作方案,其中孫洪給出的條件最苛刻。
“估值300億,他投90億,佔30%。”
向風聽完後心裡直打鼓,但還是禮貌的回答說要回公司和團隊商量,然後再給出己方的合作方案。
孫洪卻很想按自己的條件入主華大汽車。
他認為向風只是毛頭小夥,能搞出飛蝶汽車純屬意外,沒有做大做強的能力,只有自己加入,才能保住他的企業。
“向總啊,您看咱們之間這互補性簡直堪稱完美!我這邊呢,可以給您提供最為先進、卓越的電池技術;而您那裡,則有著令人矚目的飛蝶汽車。只要咱倆通力合作,那華大汽車必定能夠迅速實現量產,到時候,您可就能輕輕鬆鬆地達成財富自由啦!”
說這話的時候,他眼神閃爍著一絲狡黠,話裡話外似乎都在暗示,如果雙方不能順利合作,那麼他手中掌握的電池資源要麼會出現斷供的情況,要麼就是對供應量加以嚴格限制,如此一來,飛蝶汽車想要量產恐怕只能成為泡影了。
然而,面對這樣明顯帶有威脅意味的話語,向風卻表現得異常鎮定自若,絲毫沒有被對方的暗示所嚇到。
他微微一笑,從容不迫地回應道:“嗯,聽起來確實很有吸引力,但合作畢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還需要從長計議啊。”
雖然嘴上這麼說著,但向風心裡清楚,對方的這番說辭不過是想在談判桌上多爭取一些籌碼罷了。所以,此刻的他既不想輕易屈服於對方的壓力,也不願與其當場撕破臉皮,針尖對麥芒般地激烈交鋒。
向風說道:“孫總,我採購你們的電池,也得到了你們的技術授權,這已經達成合作了。等將來華大汽車做大,電池採購量一定大增,即使向總沒有入股,也能以供應商的方式合作,我們雙方都有巨大的收益。”
“不不,我看好你這的專案,我會入股華大汽車的。”孫洪沒有聽出向風的意思,還要堅持入股。
向風只得說:“入股一事,我還需要與公司團隊商量,不能立即答覆你。”
“沒關係,我相信你們會答應的。”
孫總狡猾的笑了笑,然後就帶著他的人離開了。
向風也沒有特別在意。
然而過了兩天,突然在影片平臺和諮訊平臺,出現了幾條質疑飛蝶汽車的文章。
文章說飛蝶汽車從立項到試飛僅用八個月,這其中的技術沒有經過風控,可能存在巨大的隱患。
另外,文章強調專案工程師都是一些名不經傳的技術人員,而帶頭人向風以前一直從事服裝行業,沒有任何汽車經驗,這一群人如何能造出最先進的飛行汽車?
文章最後說,這其中的內幕需要派專家進駐調查,而華大汽車以保護機密為由,禁止外部人員進入調查,很顯然他是想遮蔽隱患。
這幾篇文章的內容又以圖文帖子或者是以影片講述的方式釋出,立即上了熱搜 。
一時間,網路上掀起了軒然大波,眾多不明真相的人們紛紛發聲,強烈要求向風公司公開其技術人員檔案以及技術來源,並呼籲相關部門立即派遣專家對其風控系統展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