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途中(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路前行,走了六七天,來到一個山寨,楊國明說這裡叫孟洋。
孟洋也有土司。
馬幫大隊經過孟洋山寨,沒有停留,直接出寨。
走出孟洋兩里路,來到一個河谷。
河谷狹長,沿著河有一條土路,通往遠方。
河水很淺,河谷有很寬的河灘,河灘上盡是鵝卵石。
這裡正合適休息,楊國明和朱江商量一下,決定在這裡歇息。
一聲令下,大隊人馬立即停下,馬腳子們首先把騾馬背上的貨物卸下,然後讓騾馬到河邊喝水。
朱江的人雖然停下休息,但還是安排人警戒。
馬腳子安置好騾馬,就在河邊找地方生火,準備做飯。
朱江和楊國明一起閒聊。
朱江問:“你們以前走過這條線路,路上一般有哪些風險?”
楊國明說:“主要還是土匪。不過一般都是小股土匪,他們的武器也不行,只要我們馬幫有武器,小股土匪是不敢惹我們的。大股土匪我們惹不起,但可以躲開。一般的情況下,只要不得罪當地土司,躲開勢力強的土匪,其他風險都是可以控制的,當然,意外情況,誰也無法預料。”
朱江說:“最好還是路上有熟人,才能提前瞭解情況,就跟打仗一樣,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以後如果經常要走這條線路,必須要發展線人。”
兩人正說著,突然有人說:“來人了。”
只見後方來了一大群人,好像還有騾馬,看起來也像是一隊馬幫。
情況不明,朱江的人迅速集中,拿出武器,警惕地看著前面。
正在做飯餵馬的馬腳子也停止手裡的活,尋找自己的武器。
在眾人的注視下,後面的人越走越近。
現在已經可以看清楚,確實是一隊馬幫。
大約有六七十匹騾馬,二十幾個馬腳子。
馬腳子身上揹著武器,但沒有拿在手裡,顯得沒有惡意。
還沒走到面前,只聽後面的馬幫中傳來一個聲音:“前面是哪個鍋頭?”
說話的是後面馬幫大隊中的一個人,這人身材高大,四十多歲的樣子,一臉彪悍之色。
楊國明說:“臘戍楊家馬幫。請問你們是哪家馬幫?”
那人說:“原來是臘戍楊大鍋頭,久仰大名。”
楊國明說:“大鍋頭是我們老大,我是二鍋頭。”
那人說:“楊二鍋頭,也久聞大名。我們是昔卜刀家馬幫,我是他下面做事的,我叫巖溫。”
楊國明說:“原來是刀家馬幫。怎麼也走這條線路?”
昔卜是臘戍南邊一個傣族土司的地盤,刀家馬幫鍋頭,也是傣族人 ,叫刀安楠。不過刀家馬幫好像主要走東枝那條線路,和楊家馬幫從來沒有交往。
巖溫說:“本身我們一直都是走東枝那邊,這次是一個老闆要送貨到大其力,我們想著到大其力走這邊要近一點,就從南邦那裡過來。聽說你們在前面不遠,我們想著一起搭個夥,就加緊趕來了。”
不同的馬幫在路上拼火,是常有的事。特別是人數少的馬幫,拼夥後互相幫助,路上更加安全。
馬幫本身是風險極高的營生,馬幫之間互相幫助,是馬幫的行業規矩,楊國明當然無法拒絕巖溫的要求。
楊國明說:“好,一起走熱鬧,也相互有個幫助。正好我們還沒有吃飯,你們也在這裡歇梢,等會兒一起走。”
於是巖溫的人馬也停下來歇梢。
朱江一邊吃飯,一邊問楊國明:“這些人沒有問題吧,你觀察他們是不是真正的馬腳子?”
楊國明說:“肯定是馬腳子,是不是真正的馬腳子,我們這些跑了幾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