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發展方向(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等待的時候,朱江向登盛問了緬甸政府軍的一些情況。
登盛不敢不說。
登盛介紹,緬甸政府軍叫國防軍,是在原來英國殖民地軍隊的基礎上擴充組建的,陸軍有一萬多人不足兩萬,還有少量空軍和海軍,空軍有三十二架飛機,海軍有從英國人手中接手的五艘艦艇。國防軍設西北、東部、中部、西南和東南五個軍區。
緬甸政府軍的編制延續英軍,沒有團級設定,旅下面就是營,不過一個營實際上就相當於團,登盛中校的職務就是營長。
登盛還交代,今年政府軍抽調中部軍區、東部軍區和東南軍區的部隊圍剿國民黨殘軍,發起所謂旱季風暴,結果慘敗,被國民黨殘軍趕到薩爾溫江以西,目前龜縮在薩爾溫江一線。索恩上校,目前就帶著部隊駐守在景棟。
登盛交代的情況,讓朱江陷入深思。
就現在的情況來說,這是一個佔領東枝的機會。
朱江自穿越來到緬甸之後,一直在思考以後的發展。
他最初的設想,是以緬北漢人為群眾基礎,在緬北一帶發展,先佔據後世果敢同盟軍佔領的地盤,然後發展到後世佤邦和四特一帶,再逐漸發展到整個撣邦。
所以他離開國民黨軍隊後首先向果敢方向奔去,最終在臘戍附近立足。
到緬北這一年裡,朱江一直在思考以後的發展規劃和方向。
朱江逐漸認識到,不能完全參考後世緬北民地武的發展模式。
後世緬甸最強大,也是最成功的民族武裝勢力就是佤聯軍。
佤聯軍脫胎於緬共,獨立後完全照搬鄰國的組織和發展模式,面對緬甸政府軍,佤聯軍一手堅持和平發展,一手堅持武裝自衛,最終形成實際上獨立但名義上不脫離緬甸的獨立王國。
佤聯軍最牛逼的是,一九九六年,和緬甸政府軍聯合打敗坤沙,然後就佔領了坤沙的地盤,在緬泰邊境得到一塊飛地,就在大其力旁邊,就是後世的南佤。
佤邦旁邊的四特,全稱是緬甸撣邦東部第四特區,佔據中緬邊境四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擁兵自重,割據一方,還設立三個縣,背靠中國,獨自發展,小日子過得相當不錯。
佤邦和四特的發展,一天也離不開中國。中國只要關閉國門,他們就要討飯吃。
但現在這個時代,無法在中緬邊境發展,也無法得到鄰國的支援。
相反,還存在障礙。
如果歷史的軌跡沒有改變,六十年代,緬共將會在中緬邊境發展武裝鬥爭,在中緬邊境搞了二十多年,最終搞得一地雞毛,緬共的四個軍區,後來演變成克欽、果敢、佤邦和四特四個軍閥控制的特區。
所以,朱江不能在中緬邊境發展。
撣邦東邊是中國和寮國,南邊是泰國,北邊是克欽邦,西邊是實皆省和曼德勒省,要想得到境外的支援,只可能是泰國。
要得到泰國的支援 ,東枝的位置要比臘戍好很多。
所以,朱江有點猶豫,是不是趁機拿下東枝。
現在是機會,但朱江擔心拿下,受不住。
現在政府軍正在薩爾溫江一帶防守國民黨軍隊,如果現在佔領東枝,政府軍可以從東西兩個方向進攻東枝。
時機未到,只能放棄。
朱江的發展大計,還是得等到國民黨軍隊退出緬甸。
時間也就是明年了。
正說著,東枝城方向來了兩輛車。
一輛是登盛的吉普車,一輛運兵車。
朱江的軍服放在運兵車上。
還有兩輛小型軍車,朱江的人已經把政府軍的迫擊炮和重機槍搬上去。從政府軍士兵手中繳獲的武器彈藥都裝上軍車。
比較遺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