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閣臣(第1/2頁)
章節報錯
內閣,大乾朝權力中樞之一。
內閣所處地點與六部不同,自前明時期內閣初立,作為皇帝的顧問機構,內閣就一直居於皇城內部,而今內閣權柄與性質雖早已不可同日而語,但這樣的傳統還是延續下來。
林思衡從午門外下馬,身上繫著隨同聖旨一併發來的宮禁腰牌,沿宮牆廊道,向左繞行,遠遠避開乾清宮,至文華殿。
殿後有一青綠色雙層樓閣,以廊道相連,上下約十餘間,即為文淵閣,也即內閣之所在。
門口站著兩員身著藍衣的雜役太監,遠遠見他來了,其中一人迎上前來,恭維道:
“中書大人請,昨個兒陛下的旨意傳到這,奴才們便都知了。
今日不早朝,閣老們來的都晚些,大人且稍坐著。”
便引他至偏廳坐下,又沏了茶來。
林思衡從袖子裡摸出一張銀票,悄悄遞過去,笑問道:
“在下初入官場,因陛下隆恩,一朝擢拔在此,不知在這內閣辦公,可有哪些細緻微妙之處?敢請公公教我。”
那小太監倒也徑自笑嘻嘻的收了,躬身道:
“中書大人不必過於憂慮,三位閣老都是極和善寬厚之人,只是內閣到底是要緊處,旁的便罷,只有一樁,大人可知這文書傳遞之事?”
小太監又略略壓低聲音道:
“內閣每日裡來往文書甚多,每一份從何處來,送往何處去,誰排前頭,誰排後頭,誰的重要,誰的不重要,皆有一份講究。
大人是值誥赦房中書,更是要緊。”
小太監語焉不詳,只略略說過一二,便又躬身退出去。
過得半個時辰,又過來尋他,道:
“三位閣老並其他中書大人都到了,請大人過去。”
一路至文淵閣正門,小太監站在門口躬身請他進去,自己卻並不跨過那道門檻。
正廳陳設倒也簡樸,並無甚奢華富麗之物,內有三張長案,各有一人,靠近門口正立著一中年官吏,與他一樣身著青袍。
林思衡近前一步,目光快速打量一番長案後三人,心中一一對應起來:
居中最年邁者,鬚髮皆白,眼神有些渾濁,該是文華殿大學士,首輔楊松;
左側一人,早已見過,此時正對著林思衡微笑頷首,正是文淵閣大學士,次輔申行遠;
居右一人,目光矍鑠,炯炯有神,身上自有一股威肅之氣,一頭黑髮,只鬢角處略有些斑白,正是原陝西布政使,現任東閣大學生,洪承仇。
林思衡腳步微不可察的一頓,躬身行禮道:
“下官內閣中書,翰林檢討林思衡,拜見三位閣老大人。”
楊松仍靠在那裡,似是昏昏沉沉,半夢半醒的樣子,並不開口說話。
申行遠微笑道:
“早在恩榮宴上,老夫便覺得探花郎舉止氣度十分不凡,必有一飛沖天之時,不料這才不到兩個月的功夫,林大人便已在內閣之中了。
日後林大人在內閣處事,切忌勤勉謹慎為要,不可有負陛下信任才是。”
隨口訓誡一番,便算是認了個臉熟,申行遠也沒功夫搭理他,便叫另一中年青袍官員,領著林思衡出了正廳。
那官員一路領著林思衡至其值房,方才拱手笑道:
“在下是值制赦房中書常硯,值房就在林大人隔壁,林大人年少有為,往後還當時常往來才是。”
林思衡自然也不拿大,此人雖是年近中旬,看似仍著一身青袍,然其能混進內閣裡辦事,也必有一番緣由。
遂拱手回禮道:
“常大人所言甚是,在下初來乍到,日後還望常大人多多照看一二。”
互相一陣寒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