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公子已思慮妥當,對視一眼,皆都重重點頭。

“公子,那這個新的組織,該起何名?”

“黃雀。”

這半年裡,林思衡時常來這柳樹街,忙完了正事便會與他們講些故事:

講三國義氣,講樂不思蜀;講五胡亂華,講衣冠南渡;講靖康之恥,講岳飛冤死風波亭,講元末民不聊生,農民起義,講明英宗叫開城門,滿城遭屠。

林思衡總是叫他們去想,這些故事裡的百姓,在遭遇這些事情的時候,他們又過著什麼樣的日子呢?

這七人本都是遭了旱災的難民,一路所見早已經刻在他們的靈魂裡,於是能夠對此感同身受起來。每每都憤慨不已。

林思衡便說:我們要改變這個世道。

然而他們終究也只是面露茫然,並不知道該如何去做。

只是今天,當他們看完了公子帶來的那本手寫的冊子,體會到了公子要做的事,感到有些心驚,但也並不害怕,甚至有一種由衷的喜悅。

這冊子只是黃雀的訓練和組織章程,但其後所展現出來的,正是公子驚人的智慧與廣大的志向!

從陝西至揚州千里遠途,揚州城外對抗馮二齊心協力那一撲,已經粗糙得磨礪出了他們的膽魄,剩下的,便要看日後的積累了。

林思衡看著站在自己身前的七個少年人,看清楚了他們抬起頭來時眼神中猝然燃起的火。也感受到胸中的激昂振奮。

這幾個少年,就在這狹小昏暗的房間內,便真的下定決心,要去改一改這世道了。

當幾人推開房門走出去時,臉上的神情一如往常,似乎並沒有什麼不同。只不過從此以後,這七人習文練武愈發認真刻苦,有時甚至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林思衡往這裡來的次數也愈發頻繁,將自己腦海裡雜亂而龐大的知識整理起來,盡力傳授。同時也陪著他們一同練武。

時間便在這樣充實而又緊張的日子裡緩緩流逝,只是在第一縷春風吹拂的清晨裡,揚州城的東關街上,街頭街尾悄無聲息新開起兩家店來。一家叫如意齋,一家叫民豐行。

運河邊新發出嫩芽的柳樹梢頭,有一隻黃雀探出頭來,準備要開始振翅飛翔。

:()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