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評估?還有,市場推廣方面,我認為二三線城市的潛力不容小覷,可以同時發力,不必拘泥於先一線城市後二線城市的順序。”

我心中一動,表面上卻依舊笑著回應:“張總所言極是。關於技術評估,完全沒問題。至於市場推廣順序,我們可以再深入探討。”

三、試探與反試探

初次洽談結束後,張總表示需要時間考慮。我知道,這是他謹慎的表現,同時也是在試探我的誠意。接下來的幾天,我主動與張總保持聯絡,不時傳送一些專案相關的補充資料,繼續強化這個合作專案的吸引力。

與此同時,我安排公司的情報團隊,暗中調查張總近期的商業活動和人際往來。情報團隊反饋回來的資訊顯示,張總最近與幾家曾與我們公司有過競爭關係的企業頻繁接觸,這更加深了我對他的懷疑。

幾天後,張總主動聯絡我,同意進一步洽談合作細節。再次見面,依舊是在那間豪華的洽談室。這次,張總帶來了他的團隊,包括技術專家和市場策劃人員。

“林總,經過我們的初步評估,對這個專案很感興趣。不過,我們也有一些具體的想法和建議。” 張總笑著說道,眼神中卻帶著一絲審視。

雙方團隊開始深入討論合作細節。在討論過程中,張總的技術專家對我們的研發成果提出了一些尖銳的問題,試圖探尋我們技術的真實水平。我心中明白,這是他們在進一步試探。

“我們注意到,您提到的這種材料配方,在實際應用中可能會面臨一些穩定性的問題。不知道林總這邊有什麼解決方案?” 張總的技術專家目光犀利地看著我。

我早有準備,從容回應:“這個問題我們已經考慮到了。我們透過多次試驗,對配方進行了最佳化,採用了一種新型的新增劑,能夠有效提高材料的穩定性。當然,具體的技術細節,出於商業機密的考慮,暫時還不能完全透露。”

在討論市場推廣方案時,張總的市場策劃人員也提出了一些看似合理,實則暗藏玄機的建議。他們試圖引導我們按照他們的思路制定推廣計劃,我猜測這背後可能隱藏著他們不可告人的目的。

“林總,我們覺得可以將產品釋出會放在國外,藉助國際平臺提升品牌知名度,然後再回國內進行推廣。這樣的國際化路線,或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張總的市場策劃人員說道。

我心中冷笑,表面上卻裝作認真思考的樣子:“這個想法很新穎,不過我們需要考慮到成本和市場適應性等多方面因素。我們國內市場的基礎還需要進一步夯實,直接走向國際市場,風險較大。”

在這場你來我往的討論中,我始終保持警惕,巧妙地應對著他們的試探,同時也在尋找機會,從他們的提議和交流中挖掘更多線索。

四、露出馬腳

隨著合作洽談的深入,我發現張總團隊在一些關鍵問題上,總是閃爍其詞。比如,對於合作後的利潤分配,他們雖然提出了一些方案,但都顯得過於籠統,缺乏實際可操作性。這讓我越發確信,他們的目的並非真正的合作,而是另有企圖。

在一次關於合作專案預算的討論中,張總突然話鋒一轉:“林總,我聽說你們公司之前在應對危機時,得到了一些神秘力量的幫助,這背後是不是有什麼特別的故事?”

我心中一緊,意識到這是張總在試探我對公司危機的態度和了解程度。我佯裝鎮定,笑著回應:“張總,您這訊息從哪聽來的?之前公司確實遇到了一些困難,但都是靠我們自己的團隊努力,以及合作伙伴的支援才度過難關的,並沒有什麼神秘力量。”

張總微微點頭,眼神中卻透露出一絲懷疑。我知道,他並沒有完全相信我的話。為了進一步打消他的疑慮,同時也為了獲取更多資訊,我決定主動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