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就是一個受氣包,哪裡說理去(第1/1頁)
章節報錯
戶部是真沒錢,不僅沒錢還沒糧。
他們國家本來就窮,物產也不豐富,還要給兩國納糧,他們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
他們以前也不是沒有良田,但良田都被燕國和楚國瓜分了。
留給他們的都是一些薄地,雖然地還算平坦,可莊稼不豐收啊。
風調雨順的時候,他們的百姓勉強不會餓肚子。
遇上災年,百姓也只能自求多福。
先皇執政的時候不是沒遇到過災年,那時候百姓易子而食,大批百姓南下逃荒,也有藉機生事的。
他們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派武力鎮壓。
這次太后娘娘竟然想賑災,他們的國家一直在風雨中搖搖欲墜,勉強撐起來,哪裡有多餘的力量去賑災?
如果這時候他們向兩個強國求救,那他們得到的一定不會是兩國的援助,而是他們對大李更深層次的剝削。
說白了,他們大李夾在兩個大國之間,就是一個受氣包。
一旦兩國有什麼摩擦,他們就會跑到他們的土地上大動干戈。
去哪裡說理去?
跑到他們的本土大動干戈,毀壞的都是他們的田地和糧食,被誤傷的也都是他們的百姓。
這也是他們的國家越來越窮的根本原因。
大家都知道現狀,都想擺脫眼下的困境,可誰也沒有辦法去改變。
要怪都怪前朝皇帝懦弱,因為害怕打仗就不願意反抗,不斷地割讓土地,導致國土很快就失去了一半。
新朝開國皇帝,也就是先皇開始打江山的時候,大勢已去,根本無力迴天。
他們能守住現在的地方,已經非常不易了。
糟心啊。
他又不是奸臣,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太后看著快哭出來的戶部尚書:“哀家心裡有成算,此事你無需擔心。”
戶部尚書聽她這話,心裡更是忐忑不安。
雖然他不滿意國家的現狀,也不滿太后娘娘垂簾聽政,可眼下太后要去冒險就算了,還要帶著小皇帝去,這是想幹什麼?
“娘娘,皇上乃是國之根本,出不得遠門,還請娘娘三思。”戶部尚書勸太后的話多了一些真情實意。
“哀家心意已決,不必多言。”
所有人看到太后這篤定的神色,就知道此事沒有可商量的餘地了,一個個的心都沉重無比。
國家現在是什麼情況,他們心裡都有數。
京都的繁華都只是表象,在十幾裡外百姓都還過著食不果腹的生活。
鎮國公看了大司馬一眼,眼神裡透出一絲詢問:“難道太后娘娘還什麼後手?”
大司馬接到了鎮國公的眼神,眼神交流:“我哪裡知道太后娘娘有什麼後手?”
“以你們的關係,她會不告訴你?”
“我和太后什麼關係,就跟你什麼關係。”
鎮國公立刻一陣惡寒,不著痕跡地離大司馬遠了一些。
這人看著斯斯文文的,怎麼男女通吃?
他可不想跟大司馬有什麼桃聞傳出來。
幾人離開御書房。
大司馬已經在心裡扒拉宗親中有誰適合登基為帝?
他不得不做兩手準備,倘若太后娘娘和小皇帝平安歸來便罷,若是不然,他必須要留個後手才行。
可算來算去,也只有晉王世子這麼一個看著還行的苗子。
:()我家地下室通萬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