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大生產運動(第1/2頁)
章節報錯
翌日,易凡又將木匠做了調整,並非需要所有的木匠,都去用去伐木。而是留一部分,開始製作磚胚的木模。木模的數量,並不是多少人,就製作多少木模,而是達到一個最大值的平衡點。
製作磚胚,並不需要多數技藝,只需在木模上撒上草木灰,方便脫模,將泥土填入磚模之中搗密實,取出磚胚,按照一定的高度,層疊著放置晾乾即可。
而一部分木匠,被易凡安排,搭建草棚。灃水大營雖然地處西北,氣候乾燥,可這是入秋時節,還是有降雨,土胚遇到雨水,又會重新化作泥土,那樣的話,兵卒的力氣又是白白浪費。
而瓦卻並不需要這般的複雜,只需要木匠將木頭,用推刨削成規則的圓柱體,底下裝一個木座。瓦匠將做和好的泥巴,旋轉著瓦木模,將泥均勻的塗抹在上面,割掉兩段,待其土胚的水分風乾,割出瓦土胚晾曬。
又一部分木匠,易凡安排帶領著幾隊人,在趕製木車,易凡讓他們建造的,並非單獨的獨輪車,而是帶斗的大馬車。沒有鋼材亦沒有橡膠,易凡只能讓他們按照自己的圖紙,只能用木頭做的輪子代替,沒有多餘的要求,結實耐用就行。
目前來說,木匠的壓力,稍微重了些。要做木模,製作馬車。後續還有門窗、房梁,屋脊等等。
而木材卻不需要馬車運送,一根木材動輒幾百斤,再結實的馬車,拉幾趟木材,都得散架。易凡則是安排,用繩子綁上木材的一端,底下墊上滾木,直接用戰馬拉。
戰馬的草料,自大易凡來了之後,同樣有了改善。雖然還有些消瘦,可漸漸的已有出膘的跡象,拉木頭並不在話下。這馬跟人一樣,餓著會消瘦,只吃好的草料不運動,同樣會長成肥肉,適當的勞作,才能養成有用的膘。
而建的窯,同樣有了雛形。新建的窯,並不能直接燒磚燒瓦。只是因為新建的窯壁水分較大,還得晾乾水分,再試燒,有裂縫及時的填補,要不然容易垮塌。
易凡深切的感受到,這工程建設,雖比不得行軍打仗,可人力地勢環境天氣,同樣通通考慮在內,要不然功虧一簣,又得從頭再來。而作為一名統帥,戰場所有的因素,哪怕很小很小,都要考慮在內。要不然,建設浪費的是力氣,疆場上卻是流血犧牲。
易凡採用的,算是流水式作業法。也算是模組化建設。各司其職,並不造成人員相互干擾,而易凡守在這裡,可以按照實際情況,及時的調配。
郭小磊帶的一隊人,易凡單獨的配了馬車。石灰乃是重中之重,他不可能讓郭小磊帶著人,將一筐又一筐的石頭,撿著讓抬著揹回來。
郭小磊不負所望,漫山遍野的,更是將一筐一筐的石頭,倒在馬車上,一輛一輛的運來,這兩天,已堆積了不少。易凡則安排了幾隊人馬,將運來的石頭敲碎,這樣煅燒起來,會更加的容易一些。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個模具,一座座草棚,在木匠和兵卒的手下,慢慢的成型。而這些工匠,經過認真的挑選,開始選定學徒。畢竟收一個學徒一兩銀子,帶會一個十兩銀子的獎勵,他們可是一直惦記著呢。
有錢哪能不賺呢,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若隊伍裡機靈的,都讓別的工匠選走,那豈不是丟了白花花的銀子。
對於那種,少量拉人頭充數的,易凡是知曉的。比如工匠選十個學徒,十個裡面,有一兩個是用來充數的,並沒有去戳穿,水至清則無魚,只要不是太過分,他還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隊伍裡,參差不齊,拉一兩個人賺些銀兩,情有可原,不是什麼不可原諒的事情。
這些都是易凡,在巡查時候時候發現的。他並沒有站在臺子,默默的看著自己的兵卒和工匠,乾的熱火朝天。圖紙是他畫的,很多地方融合了前世的記憶,放在這裡,工匠不一定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