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之後。

松鶴堂的小廚房已經修得七七八八了。找廚子的事,也被提上了日程。至於新的衣服首飾,也都在製作中。

當然,這些事自有未佳操持。閔喬氏就只管安心養病,閒暇無聊時就聽聽故事,聽聽小曲兒,日子過得優哉遊哉。

沒錯,自從未佳來了之後,閔喬氏就沒有無聊過。

今天聽聽瘸腿瞎眼父女二人組說故事,明兒就聽聽翠紅軒清倌人彈琵琶唱小曲兒,後兒再請個角兒進來唱戲聽。

餓了,手邊有每日不重樣兒的糕點水果。渴了,三步開外的暖爐子上就煨著茶水、甜湯,愛吃啥吃啥,愛喝啥喝啥。

一個人沒意思?

別急,每日都有方嬤嬤陪著一同享樂。

要是還覺得人少,那不還有輪休的小丫頭陪著一起聽戲聽曲兒嗎。

你問小丫頭能聽懂啥?

呵,聽不聽得懂有什麼要緊?只要太夫人鼓掌叫好,大家夥兒只管跟著鼓掌叫好,把場子熱起來也就是了。

這日午後,閔喬氏和方嬤嬤並三五個小丫鬟正在西廂暖閣裡聽翠紅軒的柳眉姑娘彈琵琶。

突然進來個小丫頭,悄聲將方嬤嬤叫了出去。

閔喬氏只是略略掃了一眼那個小丫頭,眼熟,好像是新來的負責看門兒的小丫鬟。

閔喬氏也沒放在心上,繼續聽曲兒賞美人。

沒錯,聽曲兒的同時,閔喬氏也學會了賞美人。

今兒來的柳眉姑娘,十七八歲的年紀,唇紅齒白,杏眼桃腮,妝容濃淡相宜,看著養眼得很。琵琶彈得不錯,唱的小曲兒也好聽。

等柳眉姑娘一曲唱罷,又換了一曲,唱到尾聲,方嬤嬤才陰沉著一張臉回來。

見到方嬤嬤這模樣,閔喬氏心知有事。於是抬手打斷柳眉姑娘,“今日就到這兒吧。”

柳眉姑娘起身行禮,抱著琵琶退出了暖閣。

其他作陪的幾個小丫鬟也乖覺的退了出去。

等暖閣中只剩下主僕二人,閔喬氏這才問方嬤嬤道:“怎麼出去一趟就這副表情?誰給你氣受了?叫你氣成這樣?”

方嬤嬤氣鼓鼓的給自己倒了一杯茶,端起,又放下。

閔喬氏也不著急,自顧自的喝了一口甜湯。

這幾日也不知是哪個廚子給她燉的甜湯,清香潤口,甜而不膩,很合她的口味。回頭給賞。

方嬤嬤冷靜了片刻,心中仍是鬱氣難消。可見到閔喬氏一點都不好奇,她突然就有點哭笑不得了。

“太夫人,您就不好奇我為什麼生氣嗎?”

閔喬氏閒閒的看著她,語氣散漫的說道:“都多大的年紀了,怎麼還跟小姑娘似的,遇到點事兒就著急上火呢?”

方嬤嬤訕訕的笑了笑,悻悻道:“我這不是替太夫人著急嗎?”

“說吧,到底什麼事?”

方嬤嬤猶豫了一下,還是一咬牙快速說道:“大小姐退親的事,現在鬧得滿城風雨。剛剛孫婆子來跟我說,她男人這幾天出府採買的時候,碰到不少人都在議論咱們府上呢。”

“哎喲,那話說得一個難聽啊!”方嬤嬤拍了一下腿,語氣憤然的說道:“說咱們宣平侯府忘恩負義,過河拆橋。

“這些也就罷了,還說咱們仗勢欺人,恃強凌弱,強迫路家退親。

“還有人說咱們府上為了退親,不惜讓家丁私闖民宅,搶奪婚書,還把那路家公子給打了。當真是無法無天。”

閔喬氏無聲冷笑。這一天,她早就預料到了。

宣平侯府當初承了路閣老多大的恩情,如今退親,就必然會遭受多大的非議!

只是有一點她想不通,“閔榮兩口子都沒腦子嗎?怎麼將事情鬧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