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測字(倉頡造字)(第3/3頁)
章節報錯
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一部分,他的文字表達了中國古代人對宇宙、生命、自然的理解和思考。倉頡的字形,尤其是最早的甲骨文和金文,具有強烈的象徵意義,許多字的結構和形態都與自然界的元素、動物、天文現象等緊密相關。
正如《禮記·大學》所言:“古之人,其言也必信,其行也必果;言必信,行必果。”倉頡創造的文字正是這種信念的體現,它不只是記錄語言,更承載了思想和信仰。文字成為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神靈之間溝通的橋樑。文字的誕生,標誌著人類文明從原始的自然狀態走向有序和理性的時代。
這也是為何倉頡在歷史傳說中被尊為“文神”。他的名字與文化、智慧緊密相連,甚至在很多地方,倉頡的形象被視為神聖的象徵。每年的祭祀活動中,人們不僅紀念倉頡的智慧,也表達對文字、對文化傳承的敬畏與尊重。
測字的基礎
測字的基礎,正是源自倉頡創造的漢字。每一個漢字的結構、字形、字義,都包含了豐富的象徵和深刻的含義。
古人相信,文字的每一筆一劃都承載著宇宙的智慧,透過這些字形的變化,可以窺探到命運的軌跡。特別是在一些傳統的命理學中,字形被視為揭示命運的重要線索。無論是八字命理還是風水學,測字都與倉頡的發明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