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之後,沈蘊蘊利用虹吸原理,拿一把柴火塞進毛竹筒裡開始點火。

毛竹內部的氧氣被消耗殆盡,水就被吸過來了。

管道是早就接好了的,而且還是接了好幾條,也就是說他們有好幾個出水口。

大片的灘塗很快就被淡水澆灌,淡水浸泡了兩天之後,沈蘊蘊又去檢測土壤的含鹽量,含鹽量已經下降了。

現在的灘塗已經達到了可以種植的條件了。

接下來的重要工作就是育苗。

她之所以沒有在其他的地方育苗,就是害怕在其他的地方育的苗,不適合這裡的土壤。

她弄了不同的品種,讓大家都試試看,哪種更加的高產,哪種的口感更好一些。

雖然她吹噓著畝產可達千斤,實際上的海水稻畝產達不到這麼高。

只不過古代的一畝田比現代的一畝要大,所以她才敢這麼說。

土地整好之後,第一把稻種是唐元和沈蘊蘊一起撒的。

其他的大臣隨後,每個人都撒了一把稻種,這算是春耕的儀式了,讓大家都有參與感。

將來要是功成,也有他們一份榮耀。

所有的臣子都參與了進來,但大部分的工作還是由農人完成。

撒種這事看起來很簡單,實際上需要講究的地方很多。

如果撒不好的話,一片一片的都是空地,一片一片的又太稠密。

稀了不行,太稠了也不行。

所有的稻種都撒下去之後,沈蘊蘊突然意識到她好像育的苗太多了。

其實這也不能怪她,這麼大的一大片地,也沒有個標準的畝數,誰知道要育多少?

她把這話告訴了唐元。

唐元非常高興,說:“既然天意如此,那我們就把其他的地也給整出來,絕不浪費秧苗。”

“也行。”

工部立刻去安排了。

種子撒下去到移植還需要一個月左右,沈蘊蘊準備先回去,就交代唐元說:“你派重兵在這裡守著,不要讓野獸過來毀壞秧苗,也不要讓有心搞破壞。”

“你放心,我都曉得。”

唐元自然重視這事,雖然他故意放話出去,想南楚和北燕來找茬,他好趁機擺脫他們,可是他沒想過把寶貝貢獻出去。

不能怪他自私,不能心懷天下,不是他不同情對方的老百姓,實在是沒有能力同情。

他要是大公無私地把好種子都給貢獻出去,將來這些種子長出來的糧食都將會成為敵國將士們侵略他們的糧草。

他指定趙南澄在這裡守著,並且從其他地方調了軍隊過來駐守著。

但凡有人靠近農田,一律先抓起來再說。

拒不配合的,先斬後奏。

這位趙南澄是魯大勇手下的得力干將,這一次負責保護皇上的安危。

皇上把保護自己安危的將軍都留在這裡,足可見他對此事的重視。

趙南澄也很有能耐,他是普通老百姓出身,當然知道老百姓們最在意什麼?

於是,他發動人去徵集民兵,並且在村落與村落之間建成了聯防制度。

也就意味著東海岸這裡開啟了全民皆兵的時代。

不管是老人還是孩童,不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有責任和義務守護稻田。

:()我家地下室通萬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