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一窮二白的,拿什麼去賑災(第1/1頁)
章節報錯
唐家宗親幾乎都已經沒了,先皇本是前朝功臣之後,只是前朝皇帝昏庸,聽信讒言,陷害忠良,導致唐家被抄家滅門。
先皇和晉王兩兄弟恰巧受邀外出,從而躲過那樁慘案。
如今先皇和晉王兩兄弟都英年早逝,除了小皇帝之外,只剩下晉王世子一個人。
其他那些跟先皇在前朝皇帝迫害他們家的時候,為了避免受到波及,早早就跟他們分宗了。
儘管這樣,如果晉王世子不堪大用,他們也只能從那些已經分宗的人裡在挑選一個過繼在先皇名下。
大司馬沉著臉走在前面,鎮國公快走兩步:“大司馬請留步。”
“鎮國公有事?”
“對於太后娘娘的做法,大司馬有何高見?”
“沒有。你我都是身為臣子,盡臣子的本分即可。”
鎮國公見大司馬說話滴水不漏,心裡面暗暗的罵了一句奸詐。
文人就是心眼子多。屬蓮藕的。
太后娘娘要帶著小皇帝皇去賑災,這事很快就在京中傳開了。
所有官員心情都十分沉重。
他們能在官場上混,該有的敏銳度還是有的,萬一太后或者小皇帝出現一丁點意外,眼下平衡的局面就會被打破。
太后但凡會權衡利弊,而不是意氣用事,肯定不會在這個時候離京去賑災。
真想賑災,派個欽差大臣去不就得了?
普通百姓有不一樣的看法,他們都十分高興,覺得太后是一個心裡裝著百姓的太后。
有些文人才子都開始寫詩歌頌太后的美德。
太后本是將門虎女,既然已經得到了沈蘊蘊的話,一刻也不想耽誤,即刻啟程趕往戟州。
她輕裝上陣,沒帶大批次的糧食,也沒有帶藥品。
戶部尚書目送著太后娘娘的車駕越走越遠,心裡還是有些不太確定。
心道,難道太后娘娘真的有私藏?
可是那是數十萬百姓,至少得三個月口糧,她去哪裡弄那麼多糧食?
太后莫非癔症了不成?
別說是戶部尚書,就是其他來送行的大臣也都大眼瞪小眼。
太后娘娘知不知道自己是在幹什麼?
她可是去賑災的,沒有糧食拿什麼賑災?
說不好聽的,在災民面前,金銀都不如糧食好使。
畢竟在饑荒年,因為買不到糧食,守著金銀被餓死的也不是沒有。
驛站裡
太后將旭子默給請了過來。
這次除了護送她的撫遠大將軍,旭子默也被一併帶了出來。
旱災的事就是他夜觀天象預測出來的,關係到數十萬百姓的身家性命,所以他直接給太后遞了摺子。
他們修仙界的人,最忌諱的就是洩露天機。
在他看來,那麼大的旱災也屬於天機。
在洩露天機和數十萬百姓的性命之間,他到底還是選擇了後者。
雖然他是個煉丹師,可看日子問吉凶,是他們仙門之人的必修課。
從修仙界到這個世界,本身就是降維式的碾壓。
所以,他在這裡過的很肆意。
太后讓跟他一同隨行,他並未拒絕。
他沒忘那位小姑奶奶帶他到逃避天譴,跑到這個世界來的時候,他答應她幫她好好照顧小皇帝。
他自然要隨行了。
而且,他也知道,太后能帶著小皇帝出來冒險,就是那位要搞事了。
:()我家地下室通萬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