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女皇朱辰鈺不是一個貪圖安逸的皇帝。

朱辰鈺統治下的大明,跟以往各朝的情況都不同,她治下的大地主很少,土地幾乎全部屬於皇帝,而且嚴格限制土地交易和土地兼併。

領先數個世紀的科技實力,讓朱辰鈺完全有能力耕耘所有的土地。大明帝國不再缺糧,帝國臣民可以放開了生娃,增長人口。

高麗人和倭國百姓,被迫離開了世世代代生活的家園,在大明帝國的殘酷鎮壓下淪為了勞工。但朱辰鈺深知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的道理。

淪為勞工的外族百姓並沒有受到殘忍虐待,他們能吃上飽飯,冬天也能穿暖,朱辰鈺給這些人洗腦,讓他們越來越安於現狀,凡是試圖覺醒這些人民族意識的勢力和個人都被扼殺於搖籃之中。

這是一種溫水煮青蛙式的種族滅絕政策,高麗人以及和族被限制了生育,由於醫學技術進步飛快,透過結紮手術來限制外族繁衍的政策被秘密執行,這並不影響他們的性生活,但無論怎麼折騰,都無法誕生下一代!

可以預見,幾百年後,這些外族將全部消亡殆盡。一切都是在避免流血衝突,激烈對抗的背景下進行的,因此,即便高麗人以及和族之中有不少明白人,他們也很難組織起人手反抗,畢竟大明帝國給的太多了,生活水平不但沒有倒退,反而大大提高了,甚至大部分人都對大明帝國感恩戴德。

朱辰鈺頒佈了法典,禁止虐待和歧視外族,但針對外族必須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而漢族人口不加限制,能生多少就生多少。

還處於封建時代的普通老百姓只有少數人能想到控制人口帶來的嚴重後果,大多數還是被剝削壓榨的窮苦人,能保證吃飽不餓便是萬幸,而且外族沒有漢人多子多福的觀念,所以這個滅族政策推行起來並沒有遇到太多困難。

東亞再無敵手,朱辰鈺把目光投向了西北方向的沙皇俄國,整個西伯利亞地區是苦寒之地,遊牧民族哪怕是扛著大明帝國的壓力,也不願意到那種地方討生活,對於17世紀的人們來說,那邊就是生命禁區。

但是朱辰鈺可是知道,在那遙遠寒冷的北方,永久凍土層之下,卻存有著世界上第二豐富的油氣資源!

於是一條鐵路橫跨蒙古高原,直接指向沙俄,在朱辰鈺的命令下,開始建造。這是一條鋼鐵長城,隨著這條鐵路的推進,蒙古人徹底被打敗,蒙元的殘餘勢力被清掃一空。

:()穿越大明做女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