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閱兵(第2/2頁)
章節報錯
,助你一臂之力。”
說罷,陳士奇自懷裡拿出一塊玉牌,交給朱辰鈺。
“此玉牌可徵召各州府的守將,調兵卻是不行的。本府便命你為傳令官,將保寧,松潘,瀘州的守將都招來,這裡有各地守將名冊,我再配一向導給你!”
朱辰鈺謝過,取了玉牌,當下便有了傳令的差使。
陳士奇將手下的中層軍官都招來府衙,共商大閱兵事宜,約定時間,擬訂流程,之後又帶人去了校場,現場部署,然後就是展示朱辰鈺的爆炸箭,自然是一片唏噓讚歎之聲。
時間緊迫,朱辰鈺領命後便選了五十騎精兵,攜著一位嚮導,回奔夔州,單憑她一個,恐怕要完成任務有些難度,究竟各地的總兵參將們大部分聽調不聽宣,囂張跋扈慣了,哪怕皇帝的聖旨也有陽奉陰違的,更別說只是一個巡撫的調令。
朱辰鈺想著得邀上武當山的師兄弟,再帶上眾位俠士們,如此也好方便行事。秦良玉自然是應允,畢竟這些江湖人沒有帶兵打仗的經驗,留下也只能做些偵探的事情。有些大材小用。不如將眾人給朱辰鈺做個策應。
三日後,一行數十人已然來至保寧城下,朱辰鈺行事頗為謹慎,在情況未明的時候,唯一可信任的只有自己。因此,來到保寧城就先派人進城檢視情況,茶樓酒肆,街道集市上查探訊息。
這才知道保寧知府李同之駐守,這人還行,對明王朝有忠心。
當下便以傳令官身份進見,李同之接到軍令後覺得只是前去觀禮,倒也無妨,便欣然答應了,應允十日內便到重慶聚集。
接下來是廣元,劍門,永州,敘州等地先後接了軍令,答應前往觀禮。
朱辰鈺每到一處,便蒐集各地駐軍,民生等訊息,逐漸對四川各地防守形勢有了初步瞭解。各地官軍,山寨,甚至匪盜的分佈都探查了一番。
從農民種的田裡看收成情況,從街市的繁榮程度看經濟情況,從行人的衣著看人民的貧富差距,從山寨勢力的分佈看內部矛盾的大致方向。從山川地理的形勢,分析各個城池的戰略價值,防守要點……凡是涉及軍事和民生的所有細節都不放過。
出人意料的是,各地州府守將,知州,知府等官員,都沒有為難朱辰鈺的使團,聽說四川的東大門安然無恙,全仗著秦良玉的一場大捷,匪首張獻忠戰死的訊息讓他們看到了一絲希望。
又聽說此次是舉行一次閱兵儀式,都是皆大歡喜的局面,自然牴觸就少了好些,紛紛接了請柬,按期赴會。
:()穿越大明做女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