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來。抬眼見身前几上,放著一碗涼拌的嫩蒿茶、一碗純成的豬肉,而李林甫手中粗陶碗盛著的卻是大麥仁與豆子合煮的麥仁飯。

嫩蒿菜且不說它,豬肉卻是唐離自小所喜,這倒與他後世的經歷有關。生在貴州偏遠鄉村,加之又是孤兒出身,自小依傍他人養大,那兒能吃著什麼好東西?逢著年節能有幾口豬肉已覺是無上美味,隨後上學直到穿越前。也沒個能吃著什麼好的,所以對豬肉更是情有獨鍾。熟知被閃電劈回了這千年之前,所謂南魚北羊,皆因嫌豬是齷齪家畜。唐時風俗誠如宋朝蘇東坡所言。是“富家不肯吃,貧家不解煮”,除了那至貧的漢子。一般人家都不好食用此物,前時在金州還好些。及至到京城重建了府邸,負責廚下采買的下人婆子們更是絲毫不肯讓豬肉入府,至於宮中教坊司會食時更不消說。如此一來二去,可憐如今身家數百萬貫的唐狀元,竟是想要吃一口豬肉也不可得了!

自早起到現在,唐離也是半點不曾進食。肚裡不免有了幾分飢意,此時見案几上兩個菜都是自己所好,而旁邊釜鼎上煮熬的麥仁飯黏黏的顏色也甚是喜人,一時倒來了興趣。

“阿離若是想吃,自己動手就是”。李林甫說了這一句,便顧自繼續吃了起來。

唐離雖然覺得今日眼前的岳丈大人委實怪異,但他這蛻去宰輔身份後的模樣卻更讓人易生親近之意,當下也不多言客氣,自取著盛了滿滿一大碗麥仁飯。

美美的喝了一口,大麥仁及豆子的原香撲鼻而來,倒讓唐離由不得想起了後世臘八節家鄉吃的雜拌兒飯,只是等他拈了一著嫩蒿菜,卻是澀鹹的沒法入口,而那燉豬肉也是半生不熟。一口咬去竟然還有絲絲血色。

唐離“噗”的一口將那豬肉吐出,皺著眉頭道:“岳丈大人,你這府裡的廚子太過憊賴,除麥仁飯熬的還好些,這拌蒿菜生是要打死賣鹽的;至於燉豬肉,更是沒得糟蹋了好東西。”

李林甫聞言,抬著看了看唐離,再看了看案几上那兩盤菜,頓了片刻後才隨口道:“這兩道菜都是我親自操持的,真就這樣難吃法?”

他如此一說,真讓唐離為之絕倒,瞅了瞅菜餚,再與李林甫四目相對時,翁婿二人都是忍不住笑出聲來。

草棚的樓閣中氣氛大好,唐離讒蟲被勾了起來,如何還肯罷休?當下笑著擱了碗著道:“岳丈大人你這廚藝著實是差,小婿平日也沒什麼好孝敬,今天就顯顯手段,依樣做出這兩道菜來為岳丈下飯。”

“你也會做飯食?”聞言李林甫一愣,隨即輕笑著放下碗著道:“如此某就拭目以待。”

“小婿自幼家貧,可是自六歲就搭凳子上灶臺的,廚藝雖說不得高明,但自忖比之岳丈要強上許多”,自與李騰蛟結識以來,唐離與李林甫雖見的也多,但相處時卻從不曾有如此隨意的,一時興致大起,隨口回了一句後,他便往草閣旁邊的那間小屋走去。

屋內也是窄小,靠牆放著許多鋤、耙之類的農具,樣數雖全,但只看上面鏽跡斑斑的模樣,想必也是許久不曾用過了,期間屋子正中也置放著泥爐等物,但燒飯所必須要用的佐料除了油鹽之外,其它什麼也沒有。

既有心露上一手兒,沒了用料如何能夠?當下唐離出了屋對李林甫說了句:“岳丈大人稍候,小婿去大廚上置備些用料,稍後就來。”

“賢婿此去順便將騰蛟及你岳母一併請了過來”,身穿家織粗布的李林甫含笑對正遠去的唐離招呼,此時的他那兒還有半點當朝權相的樣子,倒像極了鄉間貧家的蒙館先生。

出了院子,唐離向路過的下人吩咐傳話,自己徑直往廚下而來。

相府家的廚間也是規模驚人,僅僅一個外廚,便佔了一排八大間的廂房,廂房外的場院上,正有數十個婆子並粗使丫頭忙著剔米擇菜。忙亂的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