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反應,這才是不正常的事情。

李新是不敢和韋澤討論這個問題的。當面對韋澤說“都督,我覺得你不正常!”就算是把李新打死,他也不可能做這樣的發言。李新提出的問題是英國對中國的強硬舉動。

即便是英國議會也不可能丟擲一個“我擔心中國崛起,所以要狠狠敲打中國”的公開決議。對中國強硬的是具體行動,至於決議還是要經過各種充分的包裝才行。英國這次包裝的理由就是“穩定遠東局勢”。

中國外交部對這話裡面蘊含的森森殺氣很理解,想穩定遠東局勢的唯一辦法就是讓中國聽英國的話。中國會聽麼?當然門都沒有。既然中國不肯答應,剩下的選擇就極為有限,甚至只剩下一個選項。

因為半年多前的戰爭,法國對中國當然不會有什麼友善,俄國更不用談。奧匈帝國即便與中國沒有衝突,和中國也沒有任何友誼可言。德國方面也不可能出來替中國說話。英國此時與這幾個國家頻繁接觸,在英國“穩定遠東局勢”的決議出來之後,俄國與法國都在1874年6月間表示了全面的贊同。奧匈帝國與德國則說了些希望和平之類的廢話。美國倒是沒有說什麼,英國給美國的壓力不小,英國強化了在遠東的力量,美國承受的壓力更大。

世界主要的工業國都表了態,英國就可以自由行動了。韋澤很清楚這點,他對李新笑道:“你放心了,商務部的同志不會拿你做法的。”

李新聽了韋澤的話,終於鬆了口氣。戰爭一起,中國的對外貿易基本就會終止。隨著世界上好幾個超大銀礦的開發與投產,這兩年世界白銀價格暴跌,中國把對英國的鉅額順差都用來購買白銀,可是狠狠的摟了一大票。戰爭一起,這好處就會中斷。商務部雖然和李新關係不錯,但是私人關係頂不了部門利益。哪怕是走走過場,商務部都得批判外交部工作不當,駐英國大使發言不謹慎導致了商務部的工作困境。韋澤只要出來表個態,所有的批判立刻就會停息。

英國人來的還真是時候,第一個五年計劃正好結束。韋澤原本還擔心怎麼說服大家,現在他不擔心了。英國佬的軍事行動能夠最充分的說服中央。第二個五年計劃大概能用兩句口號就能歸納總結,“搞擴張”“一切為了贏得戰爭”。

送走李新,韋澤召開了軍委會議,軍委成員已經知道了英國人的態度,大家最多的評論是“這次是真的要開打了麼?”

七八年前,韋澤就提出了要對英國動手的計劃。這些計劃有些根本沒輪到實施,有些實施了前半段之後就因為政治局面的變動而沒有了後半截。等到現在看似要真正開戰的時候,成了英國佬要主動打上門來。中國也不是簡單的被動挨打,只是進攻部隊已經不是海軍,而變成了陸軍。

1858年,法國與西班牙海軍聯合進攻硯港。兩年後,法國殖民者攻佔了交趾支那(越南南部)東部的嘉定、定祥、邊和、永隆。1862年,越南阮朝嗣德皇帝與法國簽訂了西貢條約。根據條約,越南將西貢、邊和、嘉定、定祥、昆篇島割讓給法國,並賠償戰費二千萬法郎。1863年,法國殖民者侵佔柬埔寨,使柬埔寨淪為法國的保護國。1867年,法國殖民者又佔領了交趾支那東部的永隆、安江、河仙三省。到1868年,法國殖民者便攫取了整個越南南部。

早在1865年,中國就開始向寮國前進,派了醫生和軍隊為中心的混合隊伍就這麼一處處的從農村開始推進,寮國當地人很快就接受了這些與他們語言基本沒太大區別的新老爺。

1873年,中國解決掉了北方試圖打通紅河交通線的法**隊,接著就開始運作起來。1874年春節,寮國國王如同琉球國王一樣“進京朝見”,接下來就是很傳統納地稱臣的戲碼,寮國變成了中國的一個省。當地的頭人們暫時得到了一些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