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個勇於建功的出色年輕人。即便是胡成何要求他女婿回來,他女婿也不會放過打仗的機會。

不過胡成何這種老傢伙見多識廣,丁汝昌不是個愛小看人的同志,他這麼說,只怕真的有什麼苦衷。

“怎麼?有人想讓自己孩子不去打仗?”胡成何挑了最直白的問題。雖然他覺得這個問題很傻。

出乎胡成何的意料之外,丁汝昌大大點點頭,嘆口氣,“現在有些老兄弟啊,沒法說。打起仗來,他們覺得自己給國家賣命一輩子,功勞夠了。所以他們的子弟在前線,他們就覺得……唉!”丁汝昌用一聲長嘆表達了充分的含義。

胡成何臉色大變,“是什麼人?”他語氣嚴厲的問道。

丁汝昌擺擺手,“我就是和胡司令你抱怨一下,是什麼人你就別管了。”

從海軍司令部出來,胡成何既感到失望,又覺得頗為震驚。

第171章 危機擴散(十三)

韋澤能夠去軍校視察,意味著他已經回到了南京。祁睿就趁著休息的時候回家見見老爹。在電話裡從老孃祁紅意那裡得到了老爹準確在家的訊息,祁睿就立刻跑到公交站,上了汽車。

立交橋修好之後,公交的速度令祁睿覺得訝異。道路再寬闊,對於幾百萬人口的南京城也是有限的。紅綠燈要面對的是上下班高峰期時每個路口成百上千的腳踏車與步行者,機動車更是有點爭分奪秒的意思。

堵車成了南京最常見的都市風景,交警們扯著嗓子喊,可人民群眾帶著不快的表情看著交警,或者乾脆視若無睹的選擇了他們認為可以儘快過街的方式。有些得逞了,有些則製造出了更多的擁堵。祁睿在半年多前充分領教了大堵車的都市生活。

而立交橋修好之後,這局面就變了。公交車和機動車儘量走高架橋透過路口,不再和腳踏車與步行者們爭奪路口的優先透過權。行人與腳踏車體較小,行動靈便,透過空間增加之後,整個交通效率瘋狂提高。本以為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只花了40分鐘就到了。

祁睿突發奇想,很想去交通部門實習。他已經確定了卡車為主的快速行動的論文方向,若是連交通都管不好,這種設想就做不到。一進家門,祁睿就見他老爹正在對秘書說道:“我沒空去見那幫共產國際的,我們政策和以前一樣。可以好吃好喝好招待,可以帶著他們在中國看。但是我們不會掏錢支援共產國際的行動。靠山山倒,靠河河干。咱們當年鬧革命的時候,誰又掏錢支援我們了呢?既然我們能夠成功,那就說明不依靠外來幫助的革命並非沒有成功的可能。”

聽著老爹的話,祁睿心裡面突然生出一種滑稽感。這話聽在別人耳朵裡,最大感受大概是敷衍吧。可這話聽在受了韋澤二十多年教育的祁睿耳朵裡,他只覺得無比熟悉。雖然不是這樣的原詞,韋澤教育祁睿的時候也總是這樣的思想。

只要祁睿的目的是透過做什麼來達成目的,因為沒經驗而到老爹這裡尋求幫助。不管祁睿的解決思路多幼稚,韋澤都會很認真的和祁睿討論。頂多是韋澤有時候嗓門大點,態度不那麼溫和。甚至看到祁睿完全不能理解的時候,韋澤手把手的帶著祁睿幹。但是韋澤始終堅持提供給祁睿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

如果祁睿說,“老爹,我想要啥啥啥!”或者是“我想要啥啥啥結果!”那95%以上的機率是被毫不留情的拒絕。經過二十幾年思想和行動上的訓練,祁睿隨著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逐漸能理解自家老爹的理念了。

那個共產國際一聽就是打著馬叔旗號的一群人,從韋澤的話裡面聽得出,這幫人大概說了“給我革命資金,我就能做到啥啥啥”。這種要求在韋澤這邊基本沒有得到透過的可能。在起點和終點之間劃出一條明確的線,在韋澤的哲學觀中,這屬於很荒謬的事情。祁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