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到了穩定,甚至能夠向江浙地區供應糧食。再加上棕櫚油、油渣發酵、椰子油、椰蓉的大量輸入引發的飼養業爆發。技術上有了罐頭儲存以及鐵農具的全面普及,南方經濟形勢就如走鋼絲般維持在一個相當的高度。
廣東省委書記王明山與省長龐聰聰兩人很清楚發生了什麼,有了韋澤看完了廣東情況之後的分析總結,他們總算知道發生了什麼。廣東經濟無疑是整個處於高點的南方經濟中的最高點。
這場討論的參與者除了王明山與龐聰聰之外,另一個參與者是“前”組織部長,也是下一任廣東省委書記韋昌榮。王明山卸任後將由韋昌榮接任廣東省委書記,而龐聰聰的繼任者將從省委常委以及副省長裡面選出來,中央並沒有指派的打算。黨政兩個一把手都是空降的話,對於有效銜接工作並沒有好處,中央政府包括組織部的看法完全一樣。
這場討論實在火車上進行的。畢竟是省委書記級別的幹部,他們直接佔據了一節車廂。車廂裡面的座椅都被拆了下來,改造成一個很好的會議室。王明山與龐聰聰都相當的興奮。兩人對於繁瑣的省委工作深有體會,但是當韋澤從一個他們從未能企及的高度講清楚他們面對的局面之時,兩人登時就有了醍醐灌頂的感覺。曾經繁瑣的工作曾讓他們感覺到煩不勝煩,有時候甚至會生出“中央是不是沒事找事”的抱怨。現在這種感覺已經消失了,所有的工作此時都顯露出其本身的短期目的與長期效果來。發現自己的工作其實是一個龐大長遠計劃中非常重要的環節時,執行者自然會產生出強烈的滿足感來。
以韋昌榮的級別之高,長期計劃制定的時候他一定會在場。談了一會兒廣東在全國的地位之後,這個話題稍微冷卻了一些。王明山乾脆直接詢問過韋昌榮,為何會被派來廣東工作。韋昌榮笑道:“若是連治理地方的經驗都沒有,根本不知道地方幹部們的工作情況,能把人事工作幹好麼?”
這話已經清楚明白的表明韋昌榮還是要回組織部工作的,王明山就此再也不問這個問題。身為一名常委,大概是排名第二的人物,竟然能到一個省委書記的工作上來積累經驗,王明山很欽佩韋昌榮的豁達,並且決定以韋昌榮為自己的榜樣。
韋昌榮也有些話沒有說出來,此次先出任廣東政法委的書記按照“送上馬,扶一程”的方案,韋昌榮先跟著王明山等人學習,熟悉廣東的情況。積累起經驗,讓大家都熟悉了韋昌榮之後,王明山他們就可以去中央任職了。韋澤從來都很願意學習別人的經驗,韋昌榮也非常贊同韋澤的方法。
又說了一會兒有關人事工作的技巧,王明山感覺非常累。介紹廣東未來困難局面的工作就交給了龐聰聰來做。
龐聰聰直截了當的把當下最大的一個綜合性問題告訴了韋昌榮。那就是廣州城先開始的煤制氣供氣計劃。
一個工業地區的經濟絕不可能單純的依賴本地區,這麼多人口在城市,生活燃料需求極大。越南鴻基煤礦礦區長100多公里,寬15…20公里,儲量20多億噸。沒有這個煤礦就沒有廣東快速發展的工業,甚至連廣東提出的消滅荒山的綠化工程都很仰仗這個煤礦的供應。
隨著工業水平的提高,工業部門正在玩命的降低熱鍍鋅管的成本,一旦這個成本能夠大量生產,整個廣州城就會開始供應煤制氣,以逐漸取代浪費比較嚴重,而且利用效率不高的蜂窩煤。
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同樣也是讓廣州乃至廣東工業再上層樓的基於。按照韋澤的理論,新技術新產業的出現將帶動整個經濟的大發展,更別說是煤制氣這種勢必引發整個社會生活方式變更的產業。
“煤制氣我們也搞了好一段時間,裡面的技術關卡很多,到現在直接死亡的人數都快接近一百人了。那些同志都是技術人員,很讓我們心疼啊!”提到付出的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