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增廣見聞卻是比悶頭苦讀更要令人長進。是以一過罷年關,便同母親商量,早早起身,這一月下來,倒是的確感慨世間永珍,遠比學生在家的時候明白事理的多了。”

慕容眈聽了之後不住的點頭,口中喃喃重複:“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好比當啊!卓公子年齡不大,但是從詩書當中悟通的道理卻是遠比我們要多了。其實原本以這般心境,卓公子便足以進入書院接受上賓待遇,只是書院屹立於此也有千餘年了,比我們這大胤的年代還要久遠,規矩定下了,總還是要遵守的。依舊要是我出個題目,卓公子若是能答了上來,眈定然倒屣相迎。但若是答不上來……”

慕容眈留了個長音,卓知遠自然領會,只是心中微有不忿。他這番遊歷,雖然並非為了什麼行萬里路強過讀萬卷書,但是想要增廣見聞提升心境倒是不假,本就是想在境界上更升一層,開闊胸襟。不曾想這規矩二字走到處處都彷彿金科玉律一般,就連一個書院也有這等不成文的規矩,心下不免就產生了幾分想要駁斥一番的念頭。

“先生出題之事暫擱一旁,學生卻有一事不解,想要請問先生。”

慕容眈一愣,問道:“哦?公子有何事不解?”

“這規矩二字,定下了便定然要遵守的麼?”卓知遠也不知道從哪裡掏出一把摺扇,輕輕搖開,在胸前輕輕的擺動。

慕容眈聽了這句話之後,不由得啞然失笑,也不知道卓知遠這是怎麼回事,居然會問出這般根本不用作答的問題來。就連他身後那幾個唯唯諾諾本來在戰戰兢兢看著石碑背誦書院院規的學生,也不由得紛紛笑了起來,似乎在笑卓知遠的不諳世故。

“這規矩既然是規矩,自然該當是要遵守的!所謂無有規矩不成方圓麼。”

卓知遠緩緩頷首:“是麼?那是院規大,還是國法大?”

“自然是國法更大。”

“自古以來,殺人擄貨者有之,採花劫道者頻出,乃至興兵作亂為禍一方者也不乏其人,他們是不知道國法,還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卓知遠又問。

這一問,倒是把慕容眈問住了,他不是身後那些是麼都不懂的學生。當然知道卓知遠這句話並不能按照話面上的意思去理解。但是那幾個學生就有忍不住的,開口道:“那當然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因此他們也都受到了國法的制裁麼。”

對於這些學生的嗤笑,卓知遠也並不生氣,而是謔笑的看著慕容眈,等待著慕容眈的回答。

慕容眈思慮半晌,帶著半分猶豫的說道:“卓公子這問題倒是不好回答了,不過這書院的規矩,不比得這權貴之勢的來由,恐怕不能混為一談。”

卓知遠又笑:“那麼還是院規比國法更大?”

“國法最大!”

“既然是國法最大,那麼卻如何殺一人為賊,殺百人為將,殺萬人卻為尊?如若這規矩定下便不得違逆,卻為何戰場之上,廝殺過十萬,卻又成者王侯敗者寇。那些公孫王侯,豈不是大大的違逆了他們自己制定下來的規矩?”

慕容眈不知該如何應對,可是他身後的學生卻忍不住了,一個個站到前邊來,口無遮攔的說道:“你這人好生無禮,那又是能比的麼?但凡有人進犯,我朝為揚宏威,當然要將韃靼驅逐出去。難不成任由鐵騎肆虐麼?”

卓知遠也不理會他們,倒是慕容眈臉上一冷,呵斥道:“你等皆給我退下,這些道理又豈是爾等能夠領悟的?”

“先生……”那些個學生顯然不服,心道我們可是為您在辯駁呢,您怎麼還反倒呵斥我們起來了?

劍僕眼看著這幫學生很是討厭,便揚起小臉,大聲說道:“豎子無當,休要胡言。今日是我朝天威甚重,可以驅逐韃靼,但若鐵騎為王呢?他們若是比咱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