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的學弟學妹們透露一些訊息嗎?”蔡靜追問道。

“這暫時沒有在我們的考慮中,而且,在沒有得到我們總裁允許的情況下,我們也無權對外公佈他的任何訊息。”方雪琳說道。

蔡靜見曾凌霜和方雪琳絲毫不漏口風,也就轉回了正題上。

“在商言商,無利不起早,說的就是我這種商人,或者說企業家吧。”曾凌霜很淡然地說道,“其實我們集團提出這個計劃的初衷,主要就是因為自己的企業在招聘員工的時候,現很多大學畢業生的實踐能力都相對較差,社會適應能力低下,完全達不到我們所要求的條件。而且這也是一個普遍現象,如果我們一定要拔高聘用要求的話,可能我們的招聘名額無法完成。付出的代價也會很高,這是每一個企業經營者都不願意看到的。基於這一點出,我們寒雨í蒙集團決定同各高校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從校園內部開始培養適應自己企業的人,同時,也為各高校在社會實踐活動方面,提供一個可以揮學生主觀能動xìn的固定場所。”

增強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一直是學校對學生的要求,但是以往總是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所以一般而言對學生非常重要的假期社會實踐活動,往往就是讓學生們回家之後,隨便編個東西寫出來,然後找到當地的一些單位蓋個章,就算是完成了。這樣的社會實踐活動顯然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而對於一些能夠提供社會實踐場所和機會的企業而言,他們又因為只注重到短期的經濟效益,而不願意為學生們提供這樣的機會,這樣也就造成了高校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基本上形同虛設。

關於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雖然政fǔ和高校方面都有非常明確的要求,但是實際上總是雷聲大雨點兒小,或者直接就是旱天雷,沒有見到一點兒雨星兒。每年的暑假是很多大學生集中實習的黃金時司,很多大學生也都把實習期當作融入社會的佳機會。一是假期裡,學業不緊張,可以有多的jīn力投入實踐,二是假期時間比較完整,可以全面瞭解實習單位的工作程式。一半左右有實習經歷的學生第一次實習都選擇了大二暑假,這要比以前的大學生動手早,而且不少大學生的實習都瞄準了專業對口或今後嚮往的職業方向。

幾乎所有的有過社會實踐經歷的學生都反映,在自己尋找實習單位的過程中至少被拒絕過兩次,甚至多。大學生們反映,現在有相當多的單位對實習生都很抗拒,態度冷淡,一拒了之。

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北大中文系名大三的nv生就表示,她的班上今年暑假有一半的同學都找了實習單位,但是在實習的同學中,僅有兩個同學是自己找的實習單位,包括她自己在內其他的同學都是透過父母或親戚,朋友的關係找到的實習單位。

“大的障礙,就是我們這些實習生很受實習單位和指導老師的限制,讓我們感到困難的就是溝通問題,什麼話當說,什麼事當做,往往不得要領,如果再貿然提什麼要求,恐怕惹人反感。”那名nv生說道。

“關於這一點,也是可以想象到的。”方雪琳點頭回答道,“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每個單位都不是隨便招人進來實習的,因此每個大學生得到的實習機會都是很難得的,應當珍惜。在事先將實習要達到的效果與實習單位和指導老師進行溝通是一件好事,也會減少誤會與冷漠。作為實習單位,也希望實習生能真正給單位幫上忙。有效的溝通能使雙方受益到了實習生的作用後,相信越來越多的單位能主動招收實習生。”

“聽說曾總裁和方總裁都是我們北大的畢業生,請問你們都是透過實習後進入寒雨í蒙集團的嗎?”另外一個北大的nv生問道。

“呵呵,這位同學說的不錯,我和雪琳總裁都是北大畢業的,是在座的一些同學的學姐。不過,我們並不是透過實習進入寒雨í蒙集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