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現代熔模鑄造,鑄件重量一般不超過五十公斤,但古代卻用失蠟法鑄造大型器物。
《天工開物·冶鑄篇》有這麼一篇記載,“凡造萬鈞鍾與鑄鼎法同。掘坑深丈幾尺,燥築其中如房舍,埏泥作模骨。其模骨用石灰三和土築,不使有絲毫隙拆。乾燥之後,以牛油黃蠟附其上數寸。。。。。。凡萬鈞鐵鐘與爐、釜、其法皆同,而塑法則人人省嗇也”。
在歷史上,利用失蠟法鑄器,將其技術推向巔峰的就是宣德爐,剛好劉宇浩手中就有一件,為了更好的瞭解精美絕倫的宣德爐,劉宇浩對失蠟法做過深入的研究,所以一眼就能辨別墓室內那些器物的用途。
越來越好玩了!
雖然這個發現讓劉宇浩心中難掩激動,但與此同時,他腦袋裡更加糊塗了。
某些沿海城市的確有利用地下室加工假冒產品的“地下加工黑工廠”,但那些畢竟只能是在地下室裡進行,像這樣把一個失蠟鑄造作坊搬到墓穴裡來,劉宇浩還是第一次聽說。
那啥,闖王也忒有才了點吧!
如果劉宇浩沒記錯的話,明末清初那會應該是沒有侵權一說,更沒有什麼所謂的假冒偽劣產品,李自成這麼做,究竟是出於什麼目的呢?
想起那個後來成為短命大順皇帝的李自成,劉宇浩頭腦裡就閃現出來的是一個農民英雄形象。
其實,在發動起義前,李自成是個下崗驛卒。說白了,在下崗前,人家闖王本是捧“鐵飯碗”吃官家飯的“工人”。
李自成童年家貧,曾為地主放過羊,吃盡了生活之苦。明末陝北連年旱荒,農民紛起**。不過,天啟六年那會,時年21歲的李自成還僅僅只是米脂縣銀川驛的一名驛卒。
所謂驛卒,其任務是傳遞公文,護送過往官員和重要賓客,運送重要物資。
這是一種苦差事,報酬卻很低,一天不過工銀三分。明代,十里置鋪,六十里置驛,但驛站這個公家設施卻成為了官員謀利的工具,常常以此損公肥私。驛卒們本來就很低的工資,也常常被貪官們剋扣得分文不剩。
工資少倒也罷了,畢竟那時的闖王還能借著“工人老大哥”的身份混口飯吃,可沒想到,崇禎三年,朝廷為節省開支整頓驛站,裁撤數萬驛卒。
就這麼,李自成下崗了。
丟了工作沒飯吃誰能忍受?
下崗以後的李自成自然不甘心,憤而參加農民軍,“奮臂大呼,九州幅裂”,最讓人不敢想象的是,這個當年在政府部門做過事,有很強的組織能力,結果被最佳化組合下崗了的李自成,十來天內就把隊伍發展到數千人。
造反?在那個年代換作別人早就玩完了,可李自成卻憑著堅韌不拔的意志,竟一次次鹹魚翻身,東山再起,捲土重來,最後擁軍百萬,佔領了北京,宣告了大明的滅亡。
在劉宇浩所學的書中,後世的研究者們尊闖王李自成為世界500民族英雄之一、世界15位革命崛起者之一……
很可惜的是,由於沒有正確認清形勢,沒有能很好地鞏固來之不易的勝利果實,李自成的大順皇帝曇花一現,功敗垂成,以悲劇英雄結束了人生。
這麼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居然在一座墓穴裡開起了“黑工廠”?
劉宇浩怎麼想,都覺得他的這個推斷有點滑稽。
須知,工人出身的李自成,始終不忘本色,性格中有艱苦樸素、淡泊財色、寬以待人等許多優點,連站在統治階級立場上的《明史》都不得不如此記載他:“不貪財利,不好酒、色,脫粟粗糲,生活簡樸,與其下共甘苦。很能禮賢下士,納人善言。”
試想,這樣的一個個人品德還不錯的人又怎麼會人性泯滅到把上千人全都活埋於地下呢?
劉宇浩越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