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忠、徐晃、魏延、龐德四將正朝這邊殺來。”

公孫瓚尋思了道:“怎麼又來了,剛撤退,又攻來,難道是為了掩護大軍撤退?”

潘宮道:“主公,請再給我和周比一人一千騎兵,我們必定講這四將擒來獻給主公!”

公孫瓚道:“不,全軍一起上,用大軍包圍他們,一口氣將他們全部吞併。”

潘宮、周比、陳適三將齊聲道:“諾!”

計議已定,公孫瓚當即分給潘宮、周比、陳適三人一人一千騎兵,讓潘宮、周比散在兩翼,讓陳適曲線迂迴,然後包圍黃忠、魏延、徐晃、龐德四將,他自己領著剩下的軍隊正面迎擊四將。

大軍一分為三,迅速像一張大網似得張開了。

黃忠、魏延、徐晃、龐德四將各自率領五百弓騎兵,合兵在了一處,四將並馬向前,皆按照林南的吩咐進行騷擾公孫瓚軍,每個人都帶著一張大弓,腰中配著一把鋼刀,遇到敵軍衝上去便是一通箭矢,放完之後就撤,始終保持著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的打法,和敵軍保持著微妙的距離。

“老將軍,這一次公孫瓚肯定帶大軍全部殺過來,為了避免被公孫瓚的大軍合圍,我以為應當各自分開,向外突圍,彼此之間拉開距離,橫向散開,可以吸引住公孫瓚不少兵力,給主公在後面紮營帶去方便。”徐晃一直沉默寡言,此時突然開口對黃忠說道。

這次行動的主將是黃忠,魏延、徐晃、龐德都是副將,四個人從第一次襲擊公孫瓚軍開始,就配合的相對默契了,四個人所帶計程車兵都是弓馬嫻熟的人,遠戰、近戰都不會出現任何事情。

黃忠是一流的神射手,手持黃金大弓,聽完徐晃的話後,便道:“公明言之有理,我們如此反覆的攻擊公孫瓚,公孫瓚肯定能看出來意圖,如果被公孫瓚給包圍了,那肯定要折損一些兵馬。在還未和公孫瓚軍正式交戰前,一定要儘量避免傷亡,橫向散開,每人帶一隊,分成四隊向公孫瓚攻擊。”

魏延道:“老將軍,我們內穿鎖子甲,外皮魚鱗甲,更何況公孫瓚軍的箭鏃都是鐵質的,根本無法穿透我們身上用鋼片做成的魚鱗甲,不如直接衝入敵陣,將公孫瓚一舉擊殺。”

正文 第801章【決戰】

龐德道:“此舉太過冒險,何況斬殺了公孫瓚,剩下的兵將如果不退的話,我們就會陷入重圍,如果退卻的話,他們就會回到南皮城,再攻打的話,就會有困難,還是按照主公的吩咐行事的好。”

黃忠為人也比較謹慎,他也能窺探出林南如此安排的意思,對魏延道:“文長,難道你沒有看出來主公的用意嘛,主公志不在公孫瓚,而是在於公孫瓚的三萬兵馬。主公採取這種誘敵深入的策略,定是為了殲滅公孫瓚的有生力量,一旦將公孫瓚包圍在了野外,不僅可以招誘公孫瓚的部下投降,更能減輕攻打南皮的壓力。我們這次是速戰速決,必須在公孫瓚的援軍到來前攻下南皮城。”

“可是……我的策略也是正確的,正所謂擒賊擒王,斬殺了公孫瓚,公孫瓚的軍隊就會渙散,到時候再追殺也不遲啊。”魏延辯解道。

黃忠道:“我沒說你的策略不對。可是你別忘記了,公孫瓚要是死了,南皮城還在,而且袁紹也會派人前來,到時候剩下的公孫瓚軍的兵將定然會全部歸附袁紹,如果據守南皮城的話,我軍就無法展開速攻。我是主將,你們都聽我的,就按照徐公明的建議,橫向散開,若發現有敵軍包圍過來,就再橫向散開,拉的距離越大越好,讓公孫瓚無法將我們包圍。&長&風&文學 {}。{cf}{wx}。{net}”

徐晃、龐德都欣然領命,各自帶領五百騎散開了。黃忠也領著五百騎向左散開,正道中央只留下魏延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