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作戰勇猛,可是從這兩次的交戰情況來看,對付他們只要略施小計,便足可以攻取下國內城。我是在想,滅了高句麗之後,該如何治理高句麗和周圍的許多將要臣服於我軍的東夷。”

許攸聽到之後,便拱手回答道:“啟稟主公,屬下以為,東夷所居住的乃蠻荒之地。毒蛇猛獸多不勝數,不適合人居住,不如將所降百姓全部遷徙到幽州境內,以充實幽州戶口。”

林南不太喜歡許攸說的話,許攸根本不知道在這所謂的蠻荒之地的地底下埋藏著多少無形的寶藏。他只笑了笑。並沒有說話,而是將視線看向了胡彧。

胡彧急忙道:“東夷各國的總人口超過一百五十多萬,如果要遷徙的話,會很麻煩,而且東夷各國都祖祖輩輩的居住在這塊土地上已經很久了,強行遷徙的話只怕會適得其反,屬下以為。只需留下合適的人選坐鎮東夷即可,不必那麼勞師動眾。”

黃忠點了點頭,也很贊同胡彧的觀點,卻沒有說話。

歐陽茵櫻此時插話道:“東夷之地廣袤數千裡,雖然有很多崇山峻嶺,可也有許多富饒的地方。比如國內城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果兄長真的滅了高句麗,想要留下人治理東夷廣袤的土地的話,應該在此地設立郡縣,派遣熟悉東夷各國風俗習慣的人擔任各郡的太守,並且以當地的東夷人為輔。以夷制夷,慢慢的讓東夷人接受我們大漢的文化和習俗。”

林南聽後,覺得歐陽茵櫻說的非常好,以夷制夷的方案,確實很和他的思想,或者再整個一國兩制也可以。他只微微地點了點頭,並沒有表現出太多的喜悅之色,對面前的四個人道:“你們的意思我都清楚了,你們都下去吧,讓我一個好好想想該用誰的建議。”

“諾!”

眾人散後,林南看著許攸離去的背影,便搖了搖頭,心中暗暗地想道:“南陽許攸也可以稱得上是一個比較傑出的人才了,為什麼每次獻策都不太符合我的意思?”

漁船還在江心中飄行,林南坐在船頭上,看著乘風破浪的漁船,便長嘆了一口氣。

大軍一路上沒有受到阻隔,也沒有受到阻擊,沿途的碼頭也都空無一人,高句麗人就像消失了一樣。

第二天天色微明的時候,行駛了一天一夜的船隊終於抵達了岸邊,數千條大大小小的漁船紛紛靠岸,聯軍計程車兵們都紛紛將船上裝載的糧草、兵器等輜重卸下船來。

林南派出斥候到周圍進行打探,並且選擇了一處開闊地作為安營紮寨的地方,做為聯軍的總指揮,他的命令一下達之後,四萬聯軍便一起忙個不停。

正午時分,幾座大營便已經紮好了,四萬聯軍全部進駐大營休息。

林南軍的中軍主帳裡,剛剛打探到訊息的卞喜從外回來,一進大帳便歡喜地道:“恭喜主公,賀喜主公,高句麗王因為害怕主公而龜縮在了都城裡。”

林南喜憂參半,喜的是高句麗王終於認識到他的實力了,憂的是高句麗人一旦龜縮在都城裡,那打起來就有一定的難度了。他隨口問道:“還有什麼訊息?”

卞喜道:“高句麗人裡的涓奴部、絕奴部、順奴部、灌奴部的古雛加已經開始反對身為王室的桂婁部了,前日高句麗的王城裡還爆發了一次暴亂,最後被伯固給鎮壓下去了,死了不少人呢。”

“這個訊息可靠嗎?”

卞喜道:“絕對可靠,是屬下親自去國內城裡面打聽的,現在城中的高句麗人百姓都人心惶惶,身為國王的伯固居然將涓奴部、絕奴部、順奴部、灌奴部四個部族的古雛加給關了起來,這事情已經在王城中鬧得沸沸揚揚了。”

“涓奴部、絕奴部、順奴部、灌奴部和桂婁部本是同宗,第一代高句麗王是涓奴部的,傳至三代之後,涓奴部的勢力稍弱,桂婁部的勢力逐漸強大起來,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