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許陛下會聽的。”
鬧……鬼!
在這個祭祀還常常被視之為國之大事,天災都會被當做是上天以及山河示警的年代,鬼神之說自然是深入人心的。倒吸一口涼氣的杜士儀看著固安公主,聲音不知不覺有些沙啞:“所有蛛絲馬跡都收拾乾淨了?”
“你放心。”固安公主自信地吐出這三個字,見杜士儀長舒一口氣,繼而恍然大悟,她便笑道,“既然有人絕情絕義,那麼趙麗妃滿腔怨憤無處發洩,當然就只有顯靈了。宮中是訊息傳播最快的地方,即便高力士等人必定會盡快禁絕,可要讓人聽到還是很容易的。倘若不是如此,他怎會一直拖延到現在還未處置那三位庶人?至於武惠妃,心中有鬼就更不必說了,想必金花齋中早就傳起了鬧鬼之事。”
事到如今,無論這件事究竟如何收場,杜士儀也已經只能做到這樣了。因此趁著玉真公主還沒回來,固安公主便說起上次和赤畢見面疑似被人跟蹤,卻被一個李光弼攪和了,又提到赤畢試探之後又挑唆其從軍,最後方才似笑非笑看著杜士儀道:“如果我沒弄錯,想必赤畢不會無緣無故看中這李光弼吧?”
“是我讓他留意此人的。”杜士儀也不在固安公主面前打誑語,微微一笑道,“雖說他是契丹人,但其父自從降唐之後,就不曾起過貳心,而且曾在隴右立下戰功,而他也多習經史,為人忠義,比如夤夜巡行之事就可見一斑。這樣的年輕驍勇,放過了豈不是可惜?”
“既如此,我知道了,如還有這樣的才俊,回頭我也替你留意著!”
“阿姊不用操心了,這次咱們這位陛下正好打算從有名無實的南衙十六衛中抽調閒散軍官,還有北門禁軍之中也抽個一批人去各大邊鎮。我已經建議把那些退職的千牛一塊算上。這些都是高蔭子弟,如果有願意從軍而且又確實才具勇武不凡的,我挑了帶走,如此這李光弼應該可以收入囊中。”
在玉真觀,杜士儀逗留的時間並不長。當玉真公主和玉奴杜仙蕙一塊回來的時候,他和固安公主的交談已經告一段落了。因為武惠妃結局如何,眼下誰都說不好,他只能囑咐玉奴繼續心安理得在這玉真觀養病,橫豎壽王以及宅中其他人也未必希望她這個王妃回去。玉奴對此自然巴不得,立時點頭答應了。而杜仙蕙一聽到父親要走,卻是抓著他的衣角無論如何都不肯放,以至於杜士儀不得不抱著小丫頭哄了良久,最後方才狠心出門離去。
直到上馬離開玉真觀老遠,他彷彿還覺得耳邊迴盪著女兒的哭聲,那一刻不禁心如刀絞。而虎牙稍稍驅馬上前和他並行時,卻是低聲說道:“大帥,倘若此次李相國不倒,這長安城中只怕會更加險惡,您真的放心把貴主和小娘子留在這兒?”
他當然不想!如果可能,他恨不得現如今就當個割據一方的節度使,把固安公主和杜仙蕙乃至於玉奴都接了去和自己團聚!
但是,時勢不容許,他的親信部下也不會有多少人肯追隨。哪怕到了中唐晚唐藩鎮割據的時候,不是還常常有藩鎮兵馬心向天子?有奶便是孃的人固然有,可忠義這種東西,是這年頭根深蒂固的價值觀,不容輕易挑釁,他還必須忍耐!他和王容把杜仙蕙這唯一一個女兒送回來,固然是因為她身體不好,固然是因為想聊解玉真公主和固安公主膝下寂寞,但還有一條因素卻是,讓天子覺得他的根子始終在長安。
也許將來,等到杜廣元大了,等到杜幼麟大了,他就是想留他們在身邊,也未必留得住。為了不讓異日多上一樁亂點鴛鴦譜的婚事,他也該留意一些了。
“自然不放心。但置之於漠北苦寒之地,與虎狼為伍,我更於心不忍。”杜士儀說出了這微不可聞的一句話,隨即揮鞭策馬,一時疾衝了出去。
儘管王忠嗣也回了長安,可只是託人給杜士儀送了拜帖,並未親至。無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