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餿��簿褪槍���1981年1月。國務院會議透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庫券條例》,確定從1981年開始,發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庫券。
中國在中斷21年後,重新恢復發行國債,並首次冠以“國庫券”之名。當年,中國共發行48億元的國庫券。
1981年突然發行國債,“向老百姓借錢搞建設”。與當時的中央財政鉅額赤字有關。
“文革”剛止,百業待興。1978年春,五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召開,提出從1978年到1985年,要建設120個大專案,其中有十大鋼鐵基地、九大有色金屬基地、十大油氣田等高指標。按這個規劃來計算,這8年的基建投資規模相當於新中國前28年的總和。
巨大的投資規模令國民經濟難以承受重負。最明顯的標誌是,1979年、1980年連續出現鉅額財政赤字,1979年赤字達170多億元。1980年赤字達121億元。
而與此同時,國家的財政收入不增反降。1980年8月的五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時任財政部部長王丙乾報告說,由於減免農村稅收,增加部分職工的工資和實行獎勵制度,還增加了國防戰備費支出以及對恢復名譽的幹部和職工補發工資等,對財政收入進行了衝減,唯一之途只有向銀行的透支,結果又造成銀行多發46億元鈔票。引發物價上漲。老百姓意見很大。
靠銀行多發票子搞建設明顯是飲鴆止渴,要治療“投資飢渴症”。財政部就得想方法開闢財源。
時任財政部國債司司長的張加倫回憶,以前國家財政的基本原則是“收支平衡,不打赤字”,而1979、1980連續兩年出現鉅額赤字,“中央也惱火了,研究怎麼辦”。
這時候,財政部就想起新中國成立初期發公債的事兒了。
1981。發行國庫券
“買得多,思想好”
王嘉錫記得,上世紀80年代的好些年,每個月發工資之前,單位的通告欄中都會通知,告知當月單位發行國庫券的總量、每個職工會發到的國庫券數量,通常是職位越高、收入越高的職工,被分配到的國庫券就越多。
另外,通知裡還會號召員工自行認購國庫券,“認購得越多,當然就覺得你思想越先進、越愛國”。
1981年,中國首次發行國庫券,總金額40億元,10年還本付息,年息4厘,自發行第6年起分5年作5次償還本金。當時規定,國庫券不得當作貨幣流通、不得自由買賣。
這是中國的國債第一次使用“國庫券”的名字。新中國成立初期發行的國債,曾先後用過“人民勝利折實公債”、“經濟建設公債”。後來參考了國外,才把國債的名稱確定為“國庫券”。
當時,就國庫券的償還時間還引發了討論:“有人說,償還得太快不行啊,這幾年經濟緩不過來呀;10年吧,又怕太長,所以最後決定,從第六年還本付息,每年還五分之一,抽籤。”
1981年的國庫券發行手段,主要是借鑑了建國初期各類公債的經驗,長償債期、行政推銷制、不允許流通。
唯一的不同點在於推銷物件有所變化。建國初期的公債發行,面向城鄉居民。而在1981年的時候,則主要是面向單位。原因就是當時各省反映,都說老百姓很窮,老百姓不容易買,所以定成單位買。
可是沒想到,到發行的時候,地方又反映,有的老百姓也要買。
這讓財政部措手不及,因為原先設想是針對單位,券面都設計成大額的,如1張10萬元的,沒有小額的。於是財政部趕緊讓人民銀行設計加印小面額的。結果,1981年國債計劃發行40億,實際完成48億,其中有一千多萬是老百姓買的。
第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