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清微,雖與神霄一樣以雷法為主,卻以卻以內煉為本、符籙為末;更認為萬法皆俱於一心,行雷之時,不會像這道人一樣以身體汗流為感應;所以我也斷定不是。”
畫瘋反問他:“神霄雷法以天人感應為基,這道人滿頭汗水,你為何還要猜測天心法?”
皇甫風流有點慚愧的一笑:“可能是因為林靈素諂主誤國的關係,我對神霄派一直不甚喜歡,而正一道的確有求雨有驗的記錄。”
天心派,是正一道的一個支派,修煉新符籙謂之“天心正法”,其法簡略,曾廣為流傳;又吸取上清派存思法,強調作法“己身與神為一”。所以,也會有祈雨出汗的可能。
皇甫風流對雷法的瞭解並不深入,所以不能確定這雨道的門派。
不知道,不要裝。
這道理很簡單,但從來懂和能做到是兩回事。
但不裝起碼有一個好處:你有機會學習、進步!
所以皇甫風流又問畫瘋:“而且,天心雷法為‘北極天心正法’,強調以日、月、天罡三光為主,這與以天罡為雷法入門鑰匙的神霄有幾分相似……”
兩人低聲交談,在淅瀝的雨聲中,後排的沈君憂都聽不清楚,可那遠遠的道人卻朗聲介面道:“罡位在辰,猶龍變化!天罡法為道法之樞機,不明內外天罡,何能行天地之中氣?又談何雷法?”
隔著這麼大的雨,那十幾米外的道人卻能把他們的話聽得一清二楚!
並直接說出皇甫風流沒有悟透的道法,的確是高人!
皇甫風流忽然想到一個人。
蘇州,玄妙觀,神霄祖庭,度生道人!
三吳行盡千山水,得遇度生方不悔的度生道長。
天罡在辰,這是神霄雷法修煉的方位和關鍵;而當世神霄派,最著名的就是三吳領袖,玄妙觀度生道人。
師傅曾經說過,度生道長德高望隆,堪稱高道。
這在雨裡,行雷法阻住他們行程的,當然不應該是度生道人,那到底是誰?
皇甫風流嘆道:“不想神霄門下,度生道長的同門,竟也成了地劫門的一員……”
雨中那道人打傘的手一顫,嘴一斜:“看來度生的名氣真是響……”,言語之間,那密集的大雨忽的隨風一斜,竟往站在門內的眾人打來!
畫瘋一搖頭,道:“這位前輩,是‘五行方外九道人’之一的雨度道長!本是度生道長的師兄,早年因其師把法器傳給度生道長,一氣之下隱居深山;其雷法神鬼莫測,功力不在度生大師之下,現在這雨陣,就是他的成名絕跡,‘雨意’!”
雨意!
好詩情畫意的名字。
但看那雨水,似從四方匯聚而來,竟似在述說天地間的不平。
江南春雨,如調皮的少女,欲起還羞地奔向情郎的胸懷——這是皇甫風流聽到“雨意”這個詞心頭跳過的描述。可眼前這雨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其意,竟是《道德經》!
損不足以奉有餘!
這雨本已不大,雨度道人行雷法,把附近的雨都匯聚到這小小的方圓,其道法起源,乃是這老子真傳中的“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天道講究平衡,人道,卻追求極致。
所以“損不足以奉有餘”,本就是人世間的法則;所以達者愈達、富者愈富,困者常困、窮者更窮。所以人世間才會有那麼大的不平衡,才會有那麼多衝突;到衝突無以復加時,天道迴圈,一切再重來。
古來聖賢、所見應同,老子出生後571年,耶穌誕生;在《聖經。馬太福音》中有一節著名經文:“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