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結交詩友(第2/3頁)
章節報錯
暗自握緊拳頭,彷彿已經下定決心要對這兩人動手,而滿載而歸的蔣嚴和尤靖卻渾然不覺。
楊玄一臉平靜地率先開口:“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蔣嚴連忙解釋說:“在往東方向大概十五里遠的山路上,藏著好幾個獵戶。當時我們正好路過那裡,結果他們竟然朝我們放冷箭!還好他們的弓箭的威力不大,不然我們恐怕就危險了。後來我們當然是咽不下這口氣,馬上就追了上去,把他們全都做掉了,這些東西就是從他們的住處搜到的。”
楊玄聽後,語氣依舊平靜如死水一般,但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驚訝,問道:“可曾留下首尾?”
蔣嚴拍著胸脯,大大咧咧地回答道:“放心吧,大哥!一個活口都沒留,其他的也都被我一把火給燒得乾乾淨淨!”
這時,一旁的尤靖小心翼翼地插嘴問道:“大哥,這樣做真的沒問題嗎?會不會引來什麼不必要的麻煩……”
楊玄這才稍稍收起心中湧動的殺意,安慰他們兩個人說:“既然事情已經發展到這個地步,那也不能怪你們。他們都欺負到咱們頭上來了,難道我們還要忍氣吞聲嗎?”
“就是,就是,我就說大哥不會生氣的。唉?大哥,還有酒呢?”蔣嚴看著那幾缸葡萄酒眼睛都直了。
“好了,先去做事,晚上吃飯再說,燜一瓦罐湯,明日帶去給阿誠他們補補身子。”楊玄吩咐道。
“明白了大哥。”兩人應道。
--------主角對北魏朝政的分析
北魏的局勢或許並不像他所想象的那樣嚴峻,這個國家自建立伊始至最終覆亡,無時無刻不在經歷著平叛或對南方發動戰事。
世家門閥勢力在政府的各個層面根深蒂固,他們對底層人民的生死漠不關心,這使得整個國家陷入了一種無法逃脫的惡性迴圈之中,不斷地消耗著它的生機與活力。
北魏的歷任君主都曾試圖扭轉這種局面,採取了極端手段來打擊世家門閥。並且長期的戰爭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國家的衰落,同時也確保了北魏軍隊具備強大的戰鬥力。
然而,戰爭帶來的後果卻是災難性的,人口數量急劇下降,而世家大族的權勢與財富卻日益膨脹。若皇帝具備足夠的能力,或許還能夠勉強鎮得住局面。可一旦皇位上坐的是個平庸之輩,那麼這個國家便離覆滅不遠矣。
事情其實非常明瞭,北魏國內的大多數官員,對於中央政權、對於皇帝,普遍缺乏應有的敬畏和忠誠之心。他們所關心的唯有家族的利益,其他一切皆可拋諸腦後。因此,邊境地區的文官武將叛國投敵之事時有發生,已非罕見。
還是那句話,從司馬老賊背棄誓言開始,司馬家當街弒君,到八王之亂,再到五胡亂華,誰還相信所謂的誓言這東西。
--------五胡亂華
咱們再來說北方漢人的血淚史,那真的是卑微到了塵土裡,被所有胡族當做血食牲畜。人口在五胡亂華的這135年間,從最初的大約1200萬銳減了三分之二,還不到四百萬,而胡人的人口卻增加到了600多萬。
直到石虎的養孫冉閔建立冉魏政權,在全國範圍內釋出了滅胡令,對胡人不分男女老幼全部殺死,才開啟了五胡的噩夢模式。
也正是冉閔這三年對五胡的大屠殺,讓北方的漢人民眾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間,也使五胡對漢族產生了恐懼之感。
所以,哪怕後來冉魏政權失敗了,後面的胡人政權再沒有大規模的屠殺漢族,也奠定了漢族在北方的優勢地位。
這也是冉閔被尊稱冉天王的緣故,雖然他釋出滅胡令的初衷並不單純。
------書接上文
直到太陽慢悠悠地沉入了地平線以下,最後一絲餘暉漸漸消失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