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衝衝的走了。

老者指著桌椅“諸位請坐。”收了三人的推薦書和戶籍觀看。說著發了文房四寶和三本賬簿,“這是別院這三個月的收入支出,請諸位算出盈虧,只要一人,最快的留下。”

三人聽完,一邊翻看賬簿,一邊書寫。楊忠矩憑藉著阿拉伯數字的方便書寫,翻得飛快,不到一刻鐘就得出了結果。用繁體字再寫一遍答案就交給了正在愜意喝著茶水的何管事。

何管事詫異的接過紙張,拿出另一張比對著答案,發現分毫不差。“二位不用答了,小林,送這二位出府。一會回來帶楊先生去簽訂文書”回頭問道“怎麼稱呼?”

“在下楊忠矩。”楊忠矩恭敬的回話。

“一會到賬上先領一貫錢,置辦身衣物。不可墮了公孫府的臉面,一會安排你的住宿。賬房加上你我四個人,你們每個人的賬簿都是獨立的。每月休沐四日,逢年過節有節禮,月錢四貫八百。一日府裡管兩頓伙食,一會會給你發出入的身份牌。”何管事不厭其煩的解釋著。

何管事拿過楊忠矩剛才算賬的草稿紙,打眼一看。指著上面的數字“這是?”

“不敢欺瞞何管事,這是以前從一個大食人手裡學來的,名為阿拉伯數字。”經過楊忠矩的解釋,明白了各種符號的意義。

“大食人的賬簿比咱們的更加簡潔,更加的方便查賬。”

“跟我來,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這個得上面同意,我會去說。先給你安排住處,咱們僱工住西苑,東家是咱們青州刺史公孫近秋的嫡長子,代郡郡守公孫正。”何管事一邊領著楊忠矩一邊講著府裡的規矩。“平時上工就在帳房待著做事,喝水上茅房的地方院裡都有。下工只能在西苑裡活動,去到別的地方一經發現輕則打出府去重則性命不保。進出只能從後門,你好好認認路,每天飯食到時辰會有人送來。好了,我就不陪你過去了。一會小林會過來帶你過去的。”

領了一貫錢,一張青漆木牌,在一份文書上籤了名。

在院工的帶領下來到分配到的房間“楊先生,這就是您的房間了。何管事說了,明日您不著急上工。先去置辦衣物,熟悉府中道路,會有專人引路的。那不打擾您休息了,飯食一會就到。您吃完,碗筷放在門口就好了。”看著院工對自己的尊敬,看來府裡賬房先生的地位應該不低。

楊忠矩領到了第一份伙食,在分配到的房間裡長舒了一口氣。這個小院應該是屬於賬房的,院子裡有一口水井,一個小廚房,也許是公用的吧。

下人的房間雖然還是很粗糙,不過比起之前清水鎮住過的民宿也好得多。窗亮幾明,門邊有木盆,門後掛著兩條毛巾。窗前一個小几,兩個布蒲團,小几上一盞油燈。還有一個小櫃子,櫃子裡有筆墨紙硯。床鋪看起來更厚實些,手感也更細膩。

楊忠矩小心翼翼地將領取到那一貫錢輕輕放進櫃子裡,並將那件破舊不堪的衣服謹慎地塞進枕頭底下。完成這些後,他才安心地坐在小几前準備享用晚餐。擺在眼前的是一大碗熱氣騰騰、散發著誘人香氣的麥飯;旁邊還有一張金黃酥脆的大餅和一碗鮮美的熱湯。湯麵泛著油光,令人垂涎欲滴;此外還有一碟精緻的蘸料、一盤酸辣可口的醃筍以及一盤鮮嫩多汁的白切肉。這樣豐盛的一餐,恐怕只有賬房先生才能享受得到吧!要知道,若是在外面吃這麼一頓,少說也要花費一百五六十錢呢!

對於已經很久沒有吃過一頓飽飯的楊忠矩來說,自然不會有絲毫浪費。他風捲殘雲般地吃完所有食物,甚至連蘸料也一點兒不剩地涮進湯裡仰頭一飲而盡。酒足飯飽之後,楊忠矩滿足地打了一個響亮的飽嗝,然後發出幾聲舒適的呻吟聲。接著,他把用過的碗筷整齊地擺放在門口,又提了一桶清水過來洗漱。

這份工作來的真是時候啊!它不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