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她懷疑自己的民族政策是否過於偏激。

這一時期,英吉利的學者們也非常熱衷於討論天文學問題,並由此引發了對教會的質疑。宗教與科學呈現了更多的衝突和糾葛。

伽利略的遭遇重新被人提出來,更多科學學者開始批判教會,並且他們崇尚科學主義。

克倫威爾的獨裁和對天主教的偏見更加加劇了這種衝突,英吉利社會瀰漫著科學主義的狂熱氛圍。

這讓英吉利成為相對較強的一股力量,保持了一些對大明帝國的相對優勢。

朱辰鈺在打敗女真,肅清周邊威脅之後,就不再親自參與對外戰爭和擴張,而是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科學研究和教育方面。

她明白一個道理,一個種群,精英的絕對數量,決定了這個種群的強弱。而決定精英絕對數量的,依然是種群人口。

所以她很重視人口和殖民,以及相應的教育,朱辰鈺是徹頭徹尾的民族主義者,她不會允許其他國家和種族強大起來。

有著類似思想的國家還有西班牙帝國,這個時期的西班牙帝國,正處於地理大發現的時期,在美洲建立了面積廣闊的殖民地。

實際上西班牙人的軍事能力根本沒辦法和大明帝國相提並論。之所以它還沒有被大明帝國吞噬,完全是因為大明帝國還騰不出手來去開拓美洲。

,!

西羅馬帝國,西班牙帝國仍然處於觀望階段,他們是驕傲的,還沒有把大明帝國放在眼裡,所以也沒有采取什麼特別的應對措施。

朱辰鈺也不去主動招惹他們,她在韜光養晦,她決定在解決西亞和東歐,並在烏克蘭平原種出糧食之後,再騰出手來幹掉西班牙,將觸手延伸到美洲。

這樣做的好處是,儘量讓西歐保持內部鬥爭狀態,不至於給大明帝國帶來更大的軍事壓力。

而與此同時,噴氣式飛機的開發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並且無線電技術的發展,讓無人機研發也進入了朱辰鈺的視野。

這項科技將是顛覆性的,對於當前的技術水平,那就是類似外星科技了,但勢在必行,畢竟技術的發展可以大大彌補人口不足帶來的弊病。

而且飛行器的研究會犧牲很多人,朱辰鈺不想讓辛苦培養出來的人才無辜送命,能用無人技術解決的,就不用載人技術。

飛機將是大明帝國接下來發展的一個重點。它代表著高速,極高效率和制霸世界的最強手段,這跟另一個位面,美國人的選擇極為相似。

飛機之後,則是近地空間,天基力量將成為制霸全球的關鍵。

這一系列設想,全部來自於朱辰鈺,大明帝國的女皇,世界上最博學的科學家,軍事家,政治家,她已經從事科學研究和教育超過20年了!

她的豐功偉績不用造個什麼世界奇觀來刻意彰顯,她低調而平實。

:()穿越大明做女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