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不是嚇大的!”

“萬一敵人實力強悍,我們不敵,再考慮借道的事!另外,通知草原上其他部族,就說我楊吉爾汗願意奉上五千兩黃金,尋找同盟,共同抵抗東方的敵人。”

大明十六年五月廿八日,風和日麗,楊吉兒汗親自領騎兵一萬,氣勢洶洶的奔襲明軍先鋒營寨。遠遠望去,萬馬奔騰,煙塵滾滾,遮天蔽日,旌旗獵獵,密集如森。

大明帝國先鋒隊偵察營的高空熱氣球一直處於監視狀態,此刻遠遠的看到來襲之敵,立刻上報。

嘹亮的號角聲響徹明軍大營,戰鼓擂動,如猛虎的低吼。

一隊隊明軍士兵迅速而有序的集合,身披戰甲,翻身跨上戰馬,這是明軍特有的兵種——槍騎兵,當然此槍騎兵非彼槍騎兵,他們用的是長管步槍。

另外還有利於近戰的快弩和長柄馬刀。快弩是朱辰鈺在原有連臂弩的基礎上研發的新式輕型弩,這種弩弓採用碳鋼做弓身,精緻小巧的同時,殺傷力卻不弱,它配有十發箭盒,可連續上弦。

最為獨特的是它配有爆裂箭,可以破盾破甲。

單論武器,明軍騎兵比哈薩克騎兵強了幾個世紀。

,!

沒有寒暄叫罵,沒有陣前耍帥,敵我雙方一照面,就互相沖鋒。

實在是沒什麼可說的,言語不通。

楊吉兒汗一馬當先,驍勇無匹,看著同樣鋪天蓋地而來的明國騎兵,他彷彿又回到了縱馬草原,大殺四方的當年,一時間熱血沸騰。喉嚨裡發出興奮的嚎叫。

雙方越衝越近,明軍騎兵率先進入射程,他們一個個雙腿夾緊馬腹,端起長管步槍開始連續射擊。

這些先鋒營騎兵都是經過長期專業訓練的,騎術絲毫不遜於馬背上的遊牧民,長管步槍端的非常穩,在射擊的同時,明軍騎兵呈放射狀散開。

這跟草原騎兵的打法略有不同,這是因為明軍騎兵是用熱兵器的軍隊,武器威力強大,越是集中,越不好打,受限制。

哈薩克汗國的地形非常適合騎兵野戰,地域開闊,相對平坦。

密集的子彈,像雨點一樣兜頭給了哈撒克騎兵一記棒喝,從槍聲響起來,到 槍聲消失,短兵相接,也就是小半個時辰,哈薩克騎兵死傷慘重。

他們做夢也想不到,明國騎兵是這樣一種作戰方式,對手的火槍太強大了,鎧甲根本擋不住,最要命的是,射程遠,比他們的弓箭遠了兩倍有餘。

鋪天蓋地的大混戰開始了,手執彎刀的哈薩克騎兵和揮舞著長柄馬刀的明軍騎兵你來我往,穿插迂迴,戰在一處,這比的就是馬戰功夫,長管步槍和弓箭不再起作用。

但是!明軍騎兵還有快弩!一種近戰投射武器,這東西也能連續發射,而且,時不時命中敵人後還發生小規模爆炸,輕易就能炸燬哈薩克騎兵的木盾。

哈薩克騎兵欲哭無淚,太欺負人了。本以為仗著傲視群雄的騎射功夫,能夠力壓對手,卻不曾想到,對手的騎射功夫絲毫不弱的同時,還有黑科技加持。

雙方混戰足有四個時辰,從太陽初升一直打到日頭偏西,一萬哈薩克騎兵死傷一半,而明軍騎兵僅僅一千多損傷,可說是降維打擊!

越來越多的明軍追趕著越來越少的哈薩克騎兵,就像老鷹捉小雞一般。狼狽不堪的楊吉兒汗領著數十個近衛倉皇逃竄。

這是他打生下來打過的最慘烈的一仗,從來沒有這麼憋屈過,他雙目赤紅,含著眼淚,髮髻散亂,頭盔已經不知所蹤。

哈薩克騎兵一路逃竄,潰不成軍,迅速消失在草原的遠方天際,明軍也接到命令,迅速撤回,打掃戰場。

:()穿越大明做女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