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李國英降(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國英此時已被侯恂說的幾件事給震住,好半天才反應過來,亦起身抱拳拱手:“大人此言,著實震撼,國英亦認同大人所言,只是事關性命前途,望大人容末將思量一二。”
侯恂看了李國英一眼,淡淡說道:“幾十萬兵馬,多少手握兵權的軍中將領,如何突顯自己,機會可不待人,願聲名鵲起還是泯然眾人,李將軍自量吧!”
說完,告辭轉身離營而去。
在臨出門時,他頓住腳步回頭說道:“城外這一萬兵馬僅為夏軍前鋒,周雲親率十萬精銳不日即將到達九江。”說完大步遠去。
帳內的李國英已然陷入了天人交戰,這一步不好走,跨一步就面臨榮華富貴從龍功臣或萬丈深淵死無葬身之地。
但侯恂何許人也,幾十年宦海浮沉,且家大業大,連主帥在世時都十分認可他的眼光,他不明白該如何抉擇?
不,他侯恂肯定是經過多方考量,綜合對比之後才欣然投了夏軍,並以年邁之身不遠千里來九江所為何事?
立功,為他侯家立下萬世功業,做那從龍功臣。
想到這,李國英豁然站起,他心下已有決斷。
兩日之後,楊彪的先鋒軍營帳內,氣氛凝重又透著幾分焦灼。
楊彪與侯恂相對而坐,營中燭火搖曳,將兩人的身影拉得忽長忽短。
楊彪眉頭緊鎖,臉上滿是憂慮之色,開口道:“侯參贊,這李國英至今毫無動靜,莫不是在打著什麼別的主意?他手中握著幾萬兵馬,難保不會自恃實力,妄圖與我這萬餘兵力拼殺一番。”
侯恂坐在那裡,不緊不慢地把玩著手中一塊溫潤的玉佩。
這玉佩是前明先帝所賜,他視作珍寶,常年掛在腰間,時常拿出來摩挲,像是能從那細膩的觸感中,尋回往昔的崢嶸歲月。
此刻,他的眼神有些迷離,彷彿又回到了曾經意氣風發的年少時光,不禁在心底感嘆,歲月如白駒過隙,匆匆流逝,容顏易老,唯有這玉佩承載著往昔的榮耀與回憶。
聽到楊彪的話,侯恂回過神來,神色淡定,語氣中滿是篤定:“楊都統,你儘管放寬心。老夫早就說過,不出三日,李國英必定歸降,只管耐心等著便是。”
他話音剛落,就聽見營帳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親衛撩開帳簾,匆匆進來稟報道:“大人,對方左軍營地的榬門大開,大隊的兵士接連不斷地湧出,分列兩側。有個叫李國英的大將,說要求見侯參贊。”
“老夫說什麼來著?這不就來了嗎?”
侯恂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自信的笑容,慢悠悠地站起身來,抬手仔細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袍,每一個動作都透著沉穩與從容,而後邁著不疾不徐的步子,朝著營帳外走去。
楊彪見狀,趕忙起身,像個跟在大人身後的稚子一般,亦步亦趨地跟在侯恂後面,眼神中既有對侯恂的信任,又帶著一絲即將見證大事的緊張與期待 。
營外,微風陣陣吹起,捲起地上的塵土。
眾人舉目望去,只見敵方陣營中,數萬兵馬密密麻麻地排列著,一眼望不到盡頭,綿延數里地立於營前。
隊伍中間的空地上,一群將領站於隊伍中間,為首的正是總兵官李國英。
侯恂獨自一人,穩步踏出營門,他身形清瘦,卻步伐沉穩,絲毫不見懼色,神色淡然地朝著李國英走去。
每一步都堅定有力,衣袂在風中獵獵作響,盡顯從容與鎮定。
李國英遠遠瞧見侯恂走來,心中一凜,趕忙單膝跪地,聲音洪亮而堅定:“末將原黃州總兵,現九江總兵官李國英,率麾下全體將士,向夏軍侯參贊請降!”
說罷,雙手將手中的花名冊高高舉起,遞向侯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