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敢有絲毫懈怠,立刻全身心投入到抗擊多鐸清軍的準備之中。

不久,轘轅關大戰正式爆發,戰火瞬間點燃。

雙方在關城上下,先是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紅衣大炮對轟。

炮彈呼嘯著劃過天空,在城牆上、陣地上炸開,土石飛濺,硝煙瀰漫,喊殺聲、爆炸聲交織在一起,震耳欲聾。

緊接著,便是慘烈無比的短兵相接。雙方士兵如發狂的野獸般,揮舞著利刃,衝向對方。

一連多日,戰火不熄,雙方均死傷慘重,互有勝負。

清軍萬萬沒想到,這夏軍在轘轅關上竟也有紅衣大炮,而且打得比他們更遠、更準。

雖說清軍大炮數量佔優,可還沒等靠近關城,便被夏軍的大炮炸得七零八落,沒了聲響。

反觀夏軍,大炮轟鳴不斷,轟擊次數明顯更多,這讓清軍原本的數量優勢瞬間化為烏有,鬱悶不已。

多鐸與孔有德商議一番後,決定憑藉清軍的火器部隊,試圖先發制人,開啟局面。

可誰曾想,更讓他們鬱悶的事情接踵而至——夏軍的鳥銃射程更遠,威力更大,射擊精度更是遠超清軍。

清軍在這接二連三的打擊下,自覺佔不到絲毫便宜,無奈之下,只得暫停對轘轅關的繼續進攻,轉而採取圍而不攻的策略,試圖等待時機,扭轉戰局。

多鐸心中焦急萬分,眼巴巴地盼著碩塞大軍的訊息,期望能從那裡尋得轉機。

可如今,碩塞有訊息了,多鐸卻恨不得從未收到過——

只見碩塞領著僅剩的幾百兵馬,疲憊不堪、狼狽至極地終於抵達了多鐸大軍之中。

多鐸聽聞稟報,匆匆趕去檢視,眼前的景象讓他目瞪口呆。

這哪裡還是當初那個意氣風發、率領萬餘軍中精銳出征的少年碩塞?

此刻的他,蓬頭垢面,滿身傷痕累累,眼神中滿是絕望與疲憊,身後跟著的,是一群同樣狼狽、士氣低落的殘兵敗將。

多鐸氣得差點一口氣上不來,眼前一黑,險些昏倒在地。

待聽完碩塞將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講清楚,多鐸長嘆一口氣,滿臉無奈:“這是天意啊!”

的確,多鐸心中清楚,從碩塞的講述中,並未發現他在指揮上有什麼重大失誤。

只是沒想到,夏軍的抵抗竟是如此頑強,在天井關,哪怕已然瀕臨絕境,全軍覆沒就在眼前,卻依舊拼死抵抗,絕不言棄。

終究還是差了那麼一點運氣啊!多鐸心中暗自思忖,天井關和碗子城兩處,哪怕各提前半個時辰有所轉機,這場仗也不至於敗得如此慘烈。

還有最為關鍵的一點,那就是夏軍無論是在澤州的防守,還是在轘轅關上的防禦,所使用的火器都異常犀利。

相較之下,自家大軍的火器,在射距、威力以及永續性上,都與對方相差甚遠。

“為何這夏軍有如此厲害的火器,自家卻毫不知情呢?”

多鐸滿心疑惑,卻又無從解答。此刻的他,也懶得再理會這狼狽不堪的碩塞,當務之急,是趕緊將自己所處的困境以及心中的分析,如實奏稟自家哥哥多爾袞。

為何不是奏稟皇上呢?只因如今的順治帝,還是個七八歲的孩子,軍政大權皆牢牢操於攝政王多爾袞之手。

北京紫禁城,紅牆映日,黃瓦生輝,在日光的輕撫下,散發著莊嚴肅穆的氣息。

那紅牆宛如歷史的衛士,靜靜佇立,見證著歲月的滄桑;黃瓦則閃耀著皇家的威嚴,讓人望而生畏。

武英殿偏殿,一片靜謐,卻又透著幾分凝重。

暖閣之中,佈置簡潔而不失大氣。黃花梨木的羅漢床置於一隅,木質紋理細膩而溫潤,散發著淡淡的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