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建奴的破局,明軍的反擊(第2/2頁)
章節報錯
在沒有後援的情況下,左良玉自然不敢繼續深入。
現在他自己手上只有一營兵馬,雖有右翼諸部聯軍,但他明白靠他的威信還不足以隨意調動他們。
而且,危機解除,其它部落自然不會願意為了喀喇沁和永謝布犧牲自己部中兵馬。
至於分給察哈爾人的察罕浩特城,他們現在也不敢將部民遷過來,而是依然只駐紮少量壯丁看守,這樣要是建奴和左翼聯軍再次來攻,他們就能快速逃離。
但戰爭就是你方唱罷我登場,代善剛返回開原,大明立馬就發起了反擊,而且又是全方位的反擊。
草原上除了原先的勇士第二營與大寧四周的蒙古右翼諸部,還有曹文詔帶領的勇士第一營與新編全騎兵的騰驤右衛,以及薊州的兩營騎兵。
這一路兵馬自然由曹文詔這個新晉定虜侯出任主帥,孫祖壽與左良玉出任副將。
全軍由五營騎兵與兩萬蒙古右翼騎兵組成,共計近五萬精銳騎兵,在草原上形成了一股龐大的實力。
面對猶如排山倒海而來的大明軍隊,還沒在新收復草場吃上幾口嫩草的內喀爾喀和科爾沁諸部,很快又不得不選擇了向東遷徙。
這次他們可就沒了建奴援軍,因為建奴自己現在都火燒眉毛,顧此失彼了。
在曹文詔帶領大軍出征的同時,遼南與遼西的兵馬也同步向建奴腹地發起了攻擊。
與上次廣寧之戰相同的是,依然是毛文龍、滿桂與遼西的騎兵同時發起進攻。
但與上次不同的是,遼西的軍隊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出廣寧邊牆,向東面的瀋陽發起挑釁,一部分從大淩河堡出發後,直接向遼河以東的三岔河進發。
雖然因建奴大軍的積極防守沒有像上次那樣深入腹地,但也消耗了建奴的壯勞力,使得他們無法集中精力進行秋收之事。
而且,也為北邊的曹文詔大軍順利攻打科爾沁與內喀爾喀諸部牽制了建奴援軍,使得曹文詔可以在大草原上可以為所欲為地追趕東逃的科爾沁和蒙古左翼逃兵。
曹文詔在查干湖取得輝煌的戰果後,得到補給的大軍,轉而向南,威脅開原的同時,也逼迫建奴進一步徵兵。
在開原城外對峙了幾天後,曹文詔這才帶著大軍和戰利品返回了大寧。
:()明末,重生朱由校嚇壞崇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