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帝王心術(第1/2頁)
章節報錯
幾天後,王命璿與陳揚美連續上了三次辭呈後,朱由校終於同意了他們的致仕。
時間又過去兩天後,吏部就公佈了新的刑部尚書與大理寺卿的人選。
至於廷推,自從將“東林群賢”趕出朝堂後,幾乎就再也沒有舉行過,都是由魏忠賢為首的司禮監代為傳話。
在送別王命璿與陳揚美兩人後,張瑞圖大概是弄明白了兩人為何會莫名其妙地丟了官。
說到底,還是王命璿與陳揚美兩人經受不住誘惑,跳進了別人挖的坑。
其實張瑞圖不知道的是,就算沒有這次高價賣糧的事情,皇帝也會想其它的法子罷黜六部九卿中福建籍的重臣。
現在朝中福建籍重臣有閣臣張瑞圖,刑部尚書王命璿,工部尚書吳淳夫,大理寺卿陳揚美,勢力太大,對朱由校即將要推行的開海政策十分不利。
經過這麼一番調整,內閣中黃立極與李國普是北直隸人,施鳳來浙江人,六部九卿中吏部尚書李長庚與禮部尚書李騰芳湖廣人、戶部尚書郭允厚山東人、兵部尚書袁可立與新任命的大理寺卿楊所修河南人、新刑部尚書崔呈秀與督察院左都御史曹思誠北直隸人、通政使趙紱山西人。
相比之前來說,北直隸的人依然很多,但起碼會阻止朱由校開海的人立馬變少了。
這不,在崔呈秀與楊所修兩人剛赴任不久,朱由校就在昭和殿再次召開了由內閣與六部九卿參與的御前會議。
而列席會議的,還有戶部左侍郎代理漕運總督的張曉。
事先已經得到通氣的戶部尚書郭允厚率先開口道:“啟奏陛下,大明現在國事艱難,外加多處大旱,朝廷開支日益入不敷出,臣懇請陛下恢復永樂朝時廣東、福建、浙江與太倉的市舶司建制,好為大明開源!”
郭允厚的話音剛落,在其他人震驚的同時,張瑞圖也頓時感到後背一陣發涼。
原來王命璿與陳揚美兩人的致仕,早就在眼前皇帝的算計之內,說不定其中還包含著自己。
這小皇帝的心思也太深沉了,要是自己沒有堅守住底線,說不定也會落得跟王命璿與陳揚美兩人一樣的下場。
“啟奏陛下,臣反對!”
看著出列的吳淳夫,朱由校一副果然如此的樣子問道:“為何反對?”
“臣反對有三,一是禁海乃太祖祖訓,二是大明禁海的時候海防平靖,但當開海的時候,倭患頻發,三是去年透過幾次大的抄家,以及秋稅完成,現在的國庫並不缺錢糧!”
不用朱由校下場,自有郭允厚這個戶部尚書幫他辯駁,“啟奏陛下,大司空的反對簡直是謬不可言,臣向陛下請求的是恢復永樂朝時的市舶司,難不成大司空想說太宗文皇帝帶頭違背太祖的祖訓?
其二,海防的平靖與否,跟海禁並沒有什麼必然的因果關聯,永樂朝時大開海禁,幾乎就沒有任何的倭患。
其三,去年抄家和秋稅所得,國庫雖然還有一點積蓄,但錢不足五百萬兩,糧不超一千萬石,現在正是青黃不接的時節,又要給九邊與文武百官發放軍餉俸祿,國庫很快便會見底,真不知大司空哪來的底氣說國庫不缺錢糧!”
朱由校真想給郭允厚豎一個大大的拇指,這反駁實在是太漂亮了。
被郭允厚反駁,吳淳夫自然不會就此認慫,“啟奏陛下,大司徒只能用永樂朝來舉例,永樂朝時國朝鼎盛,萬國來朝,自然不會有什麼倭患。
但現在的天啟朝距離永樂朝已經過去了兩百年,不管是國力還是海疆的變化,都跟永樂朝有很大的變化。
不說其它,單說現在的東南沿海,不僅有倭患,還有眾多的海盜與新近來大明的泰西群盜,要是開海,臣擔憂這些人會藉此機會上岸劫掠沿海百姓!”
“大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