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右翼聯軍的進攻,真是日了狗了。

兩部簡單通氣後,決定北撤至虎墩兔曾經在浩奇特部建立的察罕浩特城避難,同時在此集結克什克騰、翁牛特、扎魯特、巴嶽忒與科爾沁大軍,共同迎戰即將到來的大明與蒙古右翼聯軍。

孫承宗在元寶山大營等了兩天後,終於等來了喀喇沁與朵顏的軍隊。

因有便宜可佔,兩部所出的兵馬比兵部要求的各出兵一萬整整多出了一倍,可以說將部落內能徵集的青壯都給徵來了。

而東土默特、土默特與察哈爾三衛,也比朝廷要求的出兵人數多上不少。

因多部計劃外的出兵,使得孫承宗的蒙古大軍總人數突破了十萬,翻了一倍。

看著圍滿老哈河兩岸,一眼望不到頭的騎兵,孫承宗發誓這輩子都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

與此同時,他心裡也在感慨,財帛動人心,草場更動蒙古韃子的心。

朵顏與喀喇沁不遺餘力的出兵孫承宗完全可以理解,但兩支土默特與察哈爾三衛也徵調超出要求的人數,孫承宗也很快便想明白了過來。

在明知無法與大明抗衡的情況下,還不如趁此機會為部族與後代多搶佔一點草場。

漢人又不會放牧與蓄養戰馬,漠南蒙古左翼的草場最終都會成為他們蒙古右翼的放牧場。

既然大明皇帝要當他們的“蒙古大汗”,以後就成了一家人,草原上有了數量眾多的馬市,他們就不會再為糧食與生活物資發愁。

既然掙扎沒用,還不如躺下來好好享受!

這算是被他們給想明白了,尤其是在見到明軍的新式火銃後,更堅定了躺平享受的想法。

要是黃臺吉知道蒙古右翼現在的想法,不知道會不會氣得吐血三升。

孫承宗不知道黃臺吉會不會氣得吐血,但他卻知道必須要為這些超額出兵的蒙古右翼諸部打下蒙古左翼更多的草場。

在與諸部首領商議過後,決定大軍沿著老哈河直接北上進攻位於天山南麓與烏爾吉木倫河之間的察罕浩特城。

因大軍之中有察哈爾三衛兵馬,他們對於前往察罕浩特城的道路非常熟悉,畢竟他們離開察罕浩特城的時間還不足兩年,可以說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對於察罕浩特城及其附近的地盤,在出發之前,已經提前決定將這裡分給察哈爾,作為新成立的察哈爾前衛地盤。

:()明末,重生朱由校嚇壞崇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