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退敵之策(第2/2頁)
章節報錯
地反駁道:“施閣老還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現在的大明已經不是國朝初期的大明瞭,而且建奴也不是當初那個蝸居長白山深處的漁獵部落!
大明九邊長期欠餉,外加家丁橫行,各自為戰,其它軍隊又多疏於操練,難道這些施閣老不知嗎?”
“食君俸祿忠君之事,他們現在每月有大明充足俸祿可拿,邊關退敵乃是他們應有之意,要是無法擊退建奴,朝廷必然要施以最嚴厲的懲罰,懲治這些偷奸耍滑的丘八!”
施鳳來的話,朱由校實在聽不下去了,大聲呵斥道:“夠了,邊關將士世世代代用他們的鮮血來守衛大明邊疆,豈能容你在此如此詆譭輕賤!”
被皇帝當面不留餘地地高聲呵斥,施鳳來頓時感覺驚詫與羞怒,很快便跪地認罪道:“臣無意觸怒天子,請陛下治罪!”
還不請辭?
臉皮也真夠厚的!
“起來吧,議事就好好議事,別動不動輕賤他人!”
“謝陛下,臣定然牢記於心!”
說完,施鳳來這才重新站了起來,至於其他人投來的鄙夷眼神,他全然當做沒看到。
幾個鄙夷的眼神算什麼,有內閣次輔香嗎?
之前替受災的家鄉要了不少救災物資,不僅在浙江士林得到頌讚,老家平湖更是給自己建了一座牌坊,有這些就夠了。
經施鳳來這麼一打岔,其他人都有了較為充足的思考時間,朱由校看向黃立極道:“黃首輔,你們可有更好的退敵之策?”
黃立極一個詞臣出身,他真的沒有太好的退敵之策,但為了應付皇帝要求,他只好臨時想了一個自認為還不錯的計策,“稟陛下,大司馬之策是堅壁清野,不給建奴劫掠錢糧的同時,也要謹防建奴入寇京畿,可以說是老成謀國之言。
但此策雖好,卻有失大明國格,臣私以為還是要派大軍前往宣府驅趕入寇的建奴,好早日還宣府一片朗朗乾坤!”
“調哪裡的大軍,怎麼調?”
戰情刻不容緩,朱由校可沒有心思跟黃立極他們慢慢磨嘴皮子。
“著令孫閣老聚集宣府、大同與山西三鎮兵馬,剋期驅逐建奴於邊牆之外!”
“若宣大兵馬不足以驅趕建奴出關呢?”
“可從京城調派京營前去支援,京營在南,大同與山西兵馬在西,宣府兵馬居中,對建奴便能形成合圍之勢!”
“從京營調多少軍隊過去?”
“京營兩個團營,加勇衛營兩個營!”
:()明末,重生朱由校嚇壞崇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