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超出意外的西路軍(第1/2頁)
章節報錯
對於代善的應對之法,黃臺吉內心基本贊同。
而且對於代善在軍事上的能力,黃臺吉自認不如他。
也正因為如此,這兩年才一直安排他坐鎮大本營,而不是讓他繼續外出帶軍征戰,搶佔他黃臺吉的聲望。
“二哥的看法我基本贊同,但蒙古右翼聯軍,戰爭在即,恐怕不是那麼容易拉攏或離間的吧?”
代善沉聲道:“的確不易,只能先讓科爾沁他們自己想辦法擋住了!”
黃臺吉輕嘆道:“只能如此了,我是這樣想的,不知二哥可有不同意見?”
代善停下搓鼠須的動作,轉頭看向黃臺吉道:“哦?說來聽聽?”
“好,蓋州那邊,還是讓兩藍旗擋住北上的明狗滿桂,西遼河方向讓讓科爾沁、扎魯特與奈曼敖漢他們自己想辦法。
至於遼西的明狗,我打算帶著兩黃、兩百和鑲紅旗親自前去應對,二哥帶著正紅旗守住我們大本營,同時提防東面山區的毛文龍!”
代善用力搓了幾下鼠須,從中拔出一根,彈飛出去後,這才回道:“好,不可蠻戰,咱們大金的勇士數量太少,經不起消耗!”
能得代善支援,黃臺吉的心裡鬆了一大口氣,至於一旁的阿敏,自然不在他的眼裡。
而剩下的四小貝勒,一個個都太嫩,非常好對付。
與代善協商好出兵計劃後,黃臺吉便開始安排起了各旗的任務。
因有代善支援,莽古爾泰又不在現場,其他人自然不敢跟黃臺吉炸刺。
至於代善為何會向黃臺吉妥協,還是因為大明的三路大軍給他們帶來了太大的壓力,先應付眼前的困境過去再談其它。
孫承宗帶著漠南蒙古右翼聯軍沿著落馬河(英金河)到達同老哈河的交匯處後,他沒有將大營設在英金河北面的高州,而是放在了兩河交匯處西面元寶山的東麓。
這裡三面環水,一面背靠元寶山,是天然的一處防禦寶地。
孫承宗將大營設在此處,除了考慮防禦因素外,還有等待朵顏與喀喇沁的軍隊前來。
而且,東面老哈河的河對岸,就是位於燕山山脈北麓的敖漢部地盤。
而敖漢部的大本營,就在大營東面一百里處孟克河上游的出山口。
至於奈曼又叫乃蠻的大本營,就在敖漢東北方一百五十多里處的教來河的河西岸。
奈曼的大本營東面除了有教來河作為屏障,在他的西面還有孟克河水流形成的一個大湖,名字跟杭州的那個湖一樣,也叫西湖,而這個西湖是孟克河河流的終點。
西湖雖然是孟克河的終點,但卻不是鹹水湖,而是一個巨大的淡水湖,以盛產紅尾鯉魚而聞名。
所以,奈曼將大本營設立在教來河與西湖的中間,解決了放牧水源問題的同時,還解決了草原冬季食物匱乏時的肚皮問題。
不管是奈曼還是敖漢,不僅牧區內水源尚算充足,而且距離大明廣寧都不算太遠,只要虎墩兔不瞎折騰,東面的建奴與南面的大明不來攻打他們,其實他們的小日子還是能夠過得不錯的。
但自從天啟七年年中在虎墩兔的逼迫下不得不投靠建奴後,日子貌似也沒有好過多少。
本以為跟著建奴入寇薊州和宣府能夠發一筆橫財,誰知道大明不管是薊州還是宣府的邊軍都不好對付。
在宣府損兵折將後,不僅沒有帶回劫掠所得,家還被右翼的朵顏與喀喇沁給偷了。
真是應了漢人那句話,偷雞不成蝕了把米,虧大發了。
還沒找朵顏和喀喇沁報仇呢,西面就迎來了大明與蒙古右翼的聯軍進攻。
在向瀋陽派出無數的信使前去求援,得到的答覆卻是讓他們自求多福,讓他們自己想辦法擋住大明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