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盟約達成(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大,本官這就讓人送去京城,就不打擾你們父子團聚了!”
哈哈大笑兩聲後,孫傳庭轉身返回了喜峰口關內。
署完名,並附上一封公文後,便喊來了信使。
一天後,朱由校便見到了孫繁祉的這份盟約,不過是由兵部尚書袁可立親自送來的。
看著袁可立嘴角抑制不住的笑容,朱由校打趣道:“袁先生,可是有天大的喜事?”
“陛下聖明,陛下收降喀喇沁的計劃成功了,臣帶來的是薊州那邊發過來的盟約!”
說完,袁可立將兩份盟約遞給了過來拿取的劉若愚。
朱由校略顯激動地開啟其中的一份盟約,在看完後,忍不住笑著說道:“好,好啊,收降喀喇沁,並能在灤河要道設立哨點,等於是給薊州防線多加了一道新防線!”
有時候朱由校是不懂好聖孫為何要主動放棄薊州邊牆外的大寧行都司的,放棄了大寧,雖然節約了運糧成本,但卻將京畿之地直接暴露在了蒙古人的眼皮子底下,真成了天子守國門。
若是大寧行都一直還在大明的手上,哪還有什麼達延汗、俺答汗、虎墩兔的崛起,也哪有建奴沿著大寧到喜峰口的要道,閃擊薊州與劫掠京畿。
雖然這份盟約讓大明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但依然讓朱由校十分高興。
不僅每年能得到五千匹馬和設定哨點,它還是大明收復大寧行都司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只要大明在這些哨點站穩了腳跟,不僅能掌控建奴進攻薊州的動向,還能隨時瞭解喀喇沁內部各部的情況。
等喀喇沁內部出現動盪虛弱的時候,大明可以趁勢恢復大寧行都司,重新將薊州邊牆外的整個燕山山脈納入大明的實控之中。
見皇帝高興,袁可立等人大聲恭賀道:“臣等為陛下賀,為大明賀!”
“好,下一步就等朵顏那邊的盟約了!”
袁可立笑著說道:“陛下,朵顏一直受喀喇沁汗約束,現在喀喇沁的拉斯喀布汗已經同意了設立哨點,朵顏的蘇布地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就算他不同意,到時候我們就有了聯合喀喇沁出兵朵顏的藉口!”
“袁先生所言有理,那這兩份盟約就讓尚寶司用印吧!”
“臣遵旨!”
“另外,這次去喀喇沁談判的孫繁祉,大功一件,兵部要及時給予獎勵,另外,讓孫傳庭儘快安排去設立哨點的事情,尤其是灤河流域的下板城、寬河到大寧的哨點,朕只給他一個月的時間。
可以先讓人過去,之後再慢慢建立墩堡與烽火臺!”
“是,陛下!”
:()明末,重生朱由校嚇壞崇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