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喘息未定,徑直朝山下奔去,行不多時,忽聞一陣嘈雜之聲。只見樹叢中驀然鑽出兩隻“小虎”。武松見狀,當即揮拳欲斃此惡獸。

只聞兩隻小虎挺身高呼:“好漢且慢動手,我等乃獵戶也。”武松凝目觀瞧,果真是身披虎皮的獵人。遂鬆開拳頭問道:“爾等不去打虎,卻在此裝神弄鬼,所為何事?”

獵戶面露苦色道:“好漢此言差矣。打虎談何容易。我等三十餘人設下陷阱,彈弓、花槍、勁弩盡皆用上。然未能傷其分毫,正愁不知如何是好。好漢適才可聞虎嘯?須小心這猛虎出沒。”

武松一屁股坐地,言道:“適才確有猛虎現身,已被我痛毆致死,橫屍山坡之上。爾等可上山尋覓。”

一眾獵戶皆瞠目結舌:“好漢,休要開此等玩笑,老虎豈是人力所能斃之?”

“就在山上,我豈會騙你?”武松面露慍色,不耐煩地吼道。

獵戶將信將疑,匆忙上山檢視,果見那老虎已被武松擊斃。眾人歡呼雀躍,抬著猛虎而下。獵戶躬身施禮道:

“好漢,此猛虎出沒,乃我谷陽縣一患,縣令早有告示,令我等獵戶驅虎。終日為此事煩憂,十幾日來已有三人遭難。此山路不通,米糧油鹽難以運送,實乃縣內一大難題。山下眾商賈湊集千貫,以賞打虎者,好漢速隨我下山領賞。”

眾人簇擁著武松下山,至山下,莊客聞聲而出。只見門板上猛虎橫屍,四人抬之,眾人歡呼。眾人前方有一壯漢,相貌堂堂,威風凜凜。

“如此陣仗,莫非此惡虎已為壯士所斃?”羅大官人整衣而出,詢問道。

“大官人,此位好漢當真了得,觀此猛虎,頭骨盡碎,實乃非凡之好漢。”羅大官人聞獵戶所言,喜不自禁。

旋即令人宰殺肥羊、雞鴨,欲設慶功宴,款待武松。又命莊戶量體裁衣,為武松制一新衣,繫上大紅花。明日送其至衙門領賞。

次日清晨,知縣遣人來請武松,眾人會面。羅大官人喚四名莊客,抬著乘涼轎前來迎接武松,將那隻斃命的大蟲置於前方,懸掛著紅花綢緞,一路引至縣衙。

知縣一見武松,果真是八尺身軀,英武不凡。遂令他詳述打虎過程,眾多百姓聞知有人斃虎。亦皆聚集於縣衙門前,靜候壯士講述。

武松躬身施禮,將打虎之事一一道來。堂下百姓聞之,驚歎之聲此起彼伏。知縣見武松武藝精湛,相貌堂堂。當即高聲言道:“縣內大戶商賈湊集一千貫,以賞打虎之人。好漢,今日此賞金當歸你所有。”

武松抱拳趨前:“大人,武二無甚能耐,打虎亦有僥倖之成分。獵戶諸兄弟連日奔波,武二豈敢獨佔此功。此賞銀當分與諸位兄弟。”

武松此等義舉,深得眾多百姓讚譽。知縣目睹,心生提攜之意,緩聲道:“我知你乃清河縣人,距此不遠,我初來乍到,手下尚缺一名步兵都頭。可否願於我麾下效力?”

武松心中暗喜,如今竟獲官身,當下跪地拜謝:“武二願盡綿薄之力。”

知縣見其通曉事理,遂令押司擬好文書,擢升其為步兵都頭。待眾人散去,知縣邀他入府,設宴款待。

“武都頭,身懷絕技,既在本官轄地為官。你我便是自家人,這幾日好生歇息,日後本官有要事交付於你。”

武松趕忙施禮:“大人有何要事,武二即刻動身去辦。”

知縣微微一笑:“莫急莫急,過些時日吧,乃私事一樁。為官數年,略有積蓄,路途艱險,不敢貿然運至京城。煩請都頭跑一趟,護送過去。”

武松領命,與知縣共飲美酒。在縣裡休憩三日。有上官照拂,百姓擁戴,武松這三日甚是愜意。這日身著官服,上街巡查。忽聞一人高呼:

“武都頭,你如此意氣風發,可否照